浅聊一下宏观经济数据,很浅的那种……

 
回复 0 原帖 2022-09-08 11:16

从标题你也能感受出俺的扭捏,主要是水太深把握不住,所以浅聊两句,都是胡说,莫当真。


地产缺席的社融数据不可能好看。


目前大三主力购房群体的画像是这样的:


富人凶猛,豪宅卖得还不错,且大多是全款拿下。当然人家不傻,出门左转就找银行做抵押经营贷去了,那利率多便宜。


中产谨慎,二套的杠杆又不放开,利率也没降低,天天被媒体用35岁话题PUA,算了,提前还贷卸杠杆吧!


刚需观望,主动存款享受躺平,房价要爹,全是期房,我再看看。


7月份还发生了两件影响大家风险偏好的事件——


一是胡辣汤存款,二是各地密集爆发停贷潮。


以上几种情绪汇集到社融数据上,能好才怪...


··· ···


关于社融数据,给感兴趣的读者指条路:


第一,公众号底部对话框,接头暗号:社融 有历年社融的分项数据,方便详细分析。看完你会发现,每年7月的社融数据都偏低,这是个规律。


第二,李奇霖老师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手册》,从P143开始看,十几页纸的事,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分析框架。


详细数据+分析框架,都喂饭了,想自己研究的读者,可自行硬核一下。


··· ···


08年之后的4轮信用扩张都离不开房地产,像这样:



那么问题来了,第5轮猛灌水,尿还往夜壶里滋吗?


我个人希望不用夜壶了,光伏、汽车、碳中和、专精特新,经济转型,雨露均沾。


如果还用,一二线城市读者注意下,参考2016年史上最大地产牛市,有三大政策可视作摔杯为号:


①还清贷款算首套甚至不认房


②二套房3~4成首付


③房贷利率打折(可能因城施策)


当然了,凡事都有代价。


代价是啥?


参考韩国——


过去两年房价指数涨幅超过20%,居民部门杠杆率超过100%,内卷逐渐变态,去年人口首次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1全球垫底——我们倒数第二。


当然,代价不止如此。


房地产意味着很多,它涉及生产成本、生活成本、生育成本、试错成本、居民财富、贫富差距、社会价值观、金融风险、财政收入...


具体不展开了,其实很多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


举报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