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看这一场就够了!
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京举行。瞭望周刊社党委委员、瞭望智库总裁王建军出席并致辞。来自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科技部、银保监会、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融法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机构的嘉宾,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信达、浙商资产、华为等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就“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罗旭主持。
论坛上,瞭望智库与中国光大银行共同发布了《2022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商业银行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C-SAS)构建之策》,作为课题总策划,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蔡雪峰进行了详细解读。
《白皮书》通过调查总结我国商业银行提升消费者服务能力的一系列举措,结合专业领域最新理论和实践案例,针对行业目标比较缺乏的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一整套系统方法论。这套方法论包括了战略、策略、能力、配套等层面的九大项具体能力建设,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构建商业银行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给出了有益探索。
何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与会嘉宾一致指出,如何在全球变局下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如何理解并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金融行业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认为,中国几十年成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体系发挥了货币创造的功能,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个功能还不能放弃,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任务还未结束。不仅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仍有许多发展不足的领域,还需要大量投资以完善经济发展基础。如何把握好促发展和防风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一个高难度问题。金融机构要提高风险识别、防范和化解的能力,这需要经济管理进一步向市场化发展,包括项目的决策、利率的形成、外汇的使用等多个方面都要向市场化管理发展。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进行主旨演讲
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指出,2035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必须增强紧迫感,从现在开始积极应对和抓紧解决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养老保障问题,早行动、早准备,未雨绸缪,防危机于未然。除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国家为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障之外,也应加快企业年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发展居民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让第三支柱不再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严重短板。一是加大宣传解读教育力度;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规体系,夯实制度基础;三是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四是增加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供给;五是加强对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运营管理;六是鼓励发展专业养老的咨询与顾问服务。
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进行主旨演讲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稳定发展,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生产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水平,让中国经济发展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2023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应该做到“四个努力避免”,同时要解决好“四个赤字”问题。一是努力避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二是努力避免在全球经济衰退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三是努力避免全球两个平行市场的形成;四是努力避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对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冲击。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现存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问题。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进行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基本制度背景,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在资本市场发展和完善金融监管方面仍有诸多重点工作亟待推进。资本市场方面,应持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的制度安排,包括实行注册制、完善市场发行定价、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培育合格机构投资者、建立市场化退市机制等,同时大力发展资产管理市场,降低间接融资比重。金融监管方面,要建立“创新友好型”和“发展友好型”的监管体系,追求“好的监管”而非“强监管”“严监管”,同时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监管者要秉持专业精神有所作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进行主旨演讲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书记单强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金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经关口。目前,金融数字化转型在理念、机制、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破解的老问题和新挑战,要着重关注几项原则性问题,即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树立系统观念,紧扣安全发展。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书记单强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进行主旨演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表示,过去4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未来中国有望在碳中和的目标下,以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再创辉煌40年。因此,需要构建零碳金融市场体系来支持国家的碳中和战略,让市场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发挥碳价格发现和逼近的机制,配置资源找到价格;同时继续提高零碳金融融资在整体社会资源中的比重,丰富银行零碳贷款的结构和零碳银行的产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零碳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碳交易市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进行主旨演讲
浙商资产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李传全表示,资产管理公司(下称AMC)细分行业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形成其独具特色发展之路,化特色为优势,更好地发挥其“金融风险化解,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功能定位,是这个年轻行业持续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方面,AMC要立足国家金融安全战略,从效率的角度提升自身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建议监管层加快行业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及明确地方AMC的监管要求,实现行业的互联互通及统一规则,推动行业进一步深化发展,进而助力国家金融安全战略的实现。
浙商资产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李传全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进行主旨演讲
“金融为民”的新表现、新形势、新内容
论坛第一主题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与会嘉宾指出,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到促进普惠金融,再到完善金融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是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原则和工作主线。
第一主题圆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王建军在致辞中表示,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连发18文,从货币政策调控、债务结构优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大力发展直接投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进行了全面阐释。金融业要体现中国特色,就必须为人民群众更多想一些,为实体经济更多服务一些,为防范风险更多自律一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更多努力一些。
瞭望周刊社党委委员、瞭望智库总裁王建军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办方致辞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指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更加重视需求端,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以供需缺口的弥合为重要发力点,高度关注以广大终端消费者为代表的内需主体,通过促进居民金融健康助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可通过金融健康建设改善微观个体的脆弱性,提升其金融韧性和对金融资源的承载力,为其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坚实保障,从而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刘峰认为,当前经济形势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三个信心”,信心缘自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下一步,银行业要秉承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的力度,有力有序做好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同时持续加强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便利性。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刘峰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分析,金融的人民性至少有三个维度:其一,要更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其二,要防止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各种利益输送和腐败,表现为自娱自乐、资金和金融运行的自我循环、强调个体和小集体利益等;其三,要在普惠、科技、养老等领域有突出作为。我们要承认和接纳中国的金融特色,但不能“躺”在这些特色上,人民性要求金融体系需要更好地去适应新时代、新理念和新发展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蔡雪峰在发布《2022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商业银行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C-SAS)构建之策》时表示,无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长期发展做出的战略谋划,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3年中国经济做出的具体部署,都充分体现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深刻含义。因此,金融机构要坚持“金融为民”的服务本色,金融从业者要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和心理,从战略、策略、能力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蔡雪峰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发布《2022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商业银行消费者服务治理体系(C-SAS)构建之策》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李艳红从司法层面进行了解读。她表示,北京金融法院作为国家设立的专门从事金融审判的专业法院,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在思考,如何充分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充分履行职责使命,服务国家金融的高质量发展。金融审判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确保金融案件公平公正审理,大力推进便利智能的金融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金融法治协同创新实践。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李艳红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据治理体系重在自立自强
论坛第二主题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据治理体系”。
与会嘉宾认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据治理体系存在诸多痛点、难点,应持续加快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健全数据治理的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夯实数据基础架构和标准,完善从宏观到微观的数据治理框架。
论坛第二主题圆桌讨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据治理体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从看待数据的视角、数据的产生和治理方面对数据治理体系进行了剖析。第一,数据兼具私人物品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从国际社会的规范来看,隐私保护和个人数据保护无法绝对化。第二,需要关注那些通过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物的互动产生的,能够体现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行为特征和可预言性的数据。第三,在数据治理方面,应重点关注对平台、技术的治理,对数据的司法取证和证据保全,以及对算法的治理。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梅建平认为,目前构建中国数据治理体系有三大难点,一是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治理需求不匹配,二是数据现有的权属和受控有挑战,三是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水平还不足。要构建中国现代化的数据治理体系,首先要坚持自立自强,持续开展原创颠覆性技术研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推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据治理体系,持之以恒推动数据原创;其次要不断深化数据治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网络强国建设创新;此外,要持续健全数据治理国家安全保障体系。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梅建平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李连三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核心是在三方面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据治理体系:第一,要素定价应以社会效益(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让数据应用本身变成一种公共产品,避免出现数据寡头垄断和对实体经济的大规模控制;第二,数据要素有序流动应有完善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持,除构建传统的信息聚合模式外,还需构建几个具有公信力的信息联通平台;第三,数据要素高效流动需要统一的元数据基础标准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李连三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党委委员、首席统计师何强表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据治理体系离不开完善的国家数据治理框架,应明晰国家高层政策意图,夯实数据基础架构和标准,有效实施数据托管和管理,深入推进数据整合、共享和可获取性。在国家数据生态系统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包括金融机构、统计机构、互联网监管机构等在内的很多数据利益攸关方的职能和功用都将被重新界定,进而加速推进国家治理的数字化、数据化和数智化。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党委委员、首席统计师何强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邵理煜表示,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生产要素,良好的数据治理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应深入开展数据治理,制定明确的数据战略,建立包括“两会一层”在内的清晰的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同时搭建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管控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完善大数据底座的支撑和数字化的人才队伍。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邵理煜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在华为全球金融业务部首席专家柳元鑫看来,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数据,数据治理工作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层面转变数据理念、协同业务部门、明确数据职责、建立数据架构标准,持续改进数据质量。其次,上云已成为金融机构IT架构转型的大方向,是建设金融机构数据平台底座的重要路径。此外,金融机构在完成数据治理支撑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应做好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最终实现数据的资本化和数据资产的增值与变现。
华为全球金融业务部首席专家柳元鑫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表示,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将数据用起来、交易起来,发挥更大的价值,才是数据治理的核心。监管部门和行业企业都应加快创新方法、理论和理念,用中国式科技创新开拓我国数据治理的新局面。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主持第二主题
经济发展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石
论坛第三主题是“建立保障金融安全和稳定的长效机制”。
与会嘉宾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障金融安全和稳定的基石,面对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等新问题、新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都需要新认知、新对策,强化预警研判,建立长期、长效的金融安全保障机制。
论坛第三主题:建立保障金融安全和稳定的长效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金融风险是不断动态演化的,评级良好机构和高风险机构处于不同风险演化方向和阶段,风险传染的性质和烈度不同,对其进行风险化解的方法、重点和难度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基于评级结果分类施策、分段管理,一体推进“治未病”和“治已病”。在忙于风险暴雷后被动灭火“治已病”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事前防火主动“治未病”。小银行的早期纠正、风险化解相对容易,需要更加重视的是资产规模全国排名靠前的外溢性更强的中型全国性银行的早纠正、治未病。同时,需要不断提高监管有效性(准入环节和持续监管环节),筑牢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网的第一道防线。
中国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尹江鳌从动力、运行、约束三个机制层面对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动力机制上,要通过高质量发展保障金融安全,只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保障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上,要通过完善治理保障金融安全,把握量变质变关系、需求供给关系、中央地方关系这“三大关系”,完善法规制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约束机制上,要通过加强监管保障金融安全,落实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管好业务、管好资金、管好人员。
中国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尹江鳌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凡认为,当前需要用更积极的态度完善和规范市场,提高透明度,接受监督。建议坚持“中央确权、穿透监管”的中央登记托管制度;推广柜台债券账务复核查询机制应用于监控商业银行违规吸储;推广中债收益率和市场隐含评级至贷款市场;设立信用债券指数期权,并允许商业银行与理财公司进行保值型国债期货与信用债指数期权交易。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下一步将持续输出自身能力,帮助更好地识别风险。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凡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中国工商银行风险资产经营管理中心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周冀平表示,要确保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稳定向好,须畅通风险资产的出口,使风险资产以适当的方式得以化解,同时努力推进风险客户重组,促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推进不良资产在社会整体层面的“出表”,形成风险化解的长效机制。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也需要司法机构、银行、企业、社会投资者等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中国工商银行风险资产经营管理中心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周冀平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在建立保障金融安全和稳定的长效机制方面,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彭朗辉建议,宏观层面应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立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机制,落实好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守住风险底线;微观层面应落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同时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专业作用。中国信达作为中国金融体系内化解金融风险的专业机构,一直持续深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坚持“逢包必竞”,纾困救助困难企业,并积极参与大型企业集团破产重整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彭朗辉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在浙商资产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研究院副院长冯毅看来,应高度重视金融风险传染性、扩散性带来的“大肠杆菌效应”,及时预警和处置风险,避免“一针不缝,十针难补”。一方面,应重视金融机构的自救机制,同时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管理制度和央地协同;另一方面,也应因地制宜,精准化解风险,同时加强信息披露。更重要的是,“防范”和“化解”同样重要,应在政策层面对“治未病”给予一定的倾斜。
浙商资产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研究院副院长冯毅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瞭望智库金融研究院院长聂欧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主持第三主题
瞭望智库金融研究院院长聂欧表示,金融风险已从空转风险、影子银行等内生风险转变为由疫情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乏力、地方债务沉重等造成的产业风险、企业风险、财政风险,各方面观念、认识、举措都要及时转变。转变的关键之一,是从运动式整顿变为建立保障金融安全和稳定的长效机制,“治已病”和“防未病”要两手抓,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补齐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制度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