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被看作经济“晴雨表”,反映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与发展前景
一、引言
知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解释过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并表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底层基础,换言之就是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及其相关衍生业务的发展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比如,经营贷款是为了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消费贷款是为了拉动内需,住房贷款是为了稳定房地产实业等。
由此可知,金融服务于经济,而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的深度与广度。其中,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作为金融活动的主体,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股票市场多数时候都被看作是经济“晴雨表”,用于反映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与发展前景。
二、A股市场经济投资回报的制约因素
A股市场与经济存在高度的关联性,然而A股市场作为国内经济的“晴雨表”,却不能真正反映国内经济的发展走势,并在宏观经济走势较好的情况下出现股市与经济相背离的情况,而且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在全球股市都处于较低行列。
由此从经济增长周期的角度进行分析,A股市场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的主要制约因素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以交易制度来看,中国目前采用的是“T+1”制度,投资者当天购买股票后不能继续操作,只有第二天才能交易卖出。但股票行情动荡变化,一天的延时交易就可能出现新的消息,并引发股票价格跳水,从而使广大投资者产生重大损失。
由于A股市场制度体系不够完善,A股存在不可规避的系统性风险,如投机者违规操作股票、信息严重不对称等都会引发股票市场震荡,并造成股票价格与预期收益相背离。
(二)A股市场上市与退市机制不太合理
股票市场是否能够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与调节效应,与A股上市的所有公司是否能够在制度体系内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联。但A股市场在上市机制与退市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制度基础较为薄弱,不仅难以发挥A股的市场功能,还会影响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传导机制的效应发挥。
首先,从A股上市机制来看,A股目前存在超发现象,平均每天都有新股发行,导致A股市场存在显著溢出效应,超发的股票虽然一定程度撑起了A股市值,但市场内股票质量参差不齐,使得部分投资者利益受损。
其次,从A股退市机制来看,对于连续多年业绩不达标的股票,A股不会采取立即退市处理,而会设置一定的退市冷静期,在股票带帽期间内,允许投资者正常交易买卖,一旦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就可能脱帽再次正常交易,这样的退市机制最大程度保护了上市公司,而不是投资者。
(三)A股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基于上述对经济与金融理论关系的分析可知,金融是服务于经济的,而企业选择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扩大融资,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发挥金融资源对经济的促进引导作用。A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内在原因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多为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较少,导致A股市场融资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实体经济整体的融资需求。
二是A股市场缺乏规范化管理,没有严格的退市机制,导致广大投资者对A股市场投资信心持续减弱,缺乏信用基础的A股市场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A股市场的投机行为大于投资行为。金融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建立在理性投资基础上,但A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市场投机行为远大于投资行为。投资是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转移,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过度投机只能制造资产泡沫,并因为资源无序混乱配置引发重大金融风险。
结语
面对A股市场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走势相背离等现象,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层面深入探讨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内在关联,并从制度、基础与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制约股票市场经济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
以此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构建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双向互动机制,实现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促互进,并在提高股票投资回报率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