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河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郭宏
自贸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河南自贸区”)在郑州挂牌整整7周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实施方案》刊发也一年有余。
【背景】
顺应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的需要
自2013年9月,我国大陆境内的第一个自贸区一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全国已经设置了22个自贸区。其中,2017年4月1日,河南自贸区在郑州挂牌。
国家设置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顺应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的需要。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涌现出反全球化倾向明显的民粹主义,全球价值链供应链重构。
对于国内来讲,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模式、动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结合国际国内大背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概念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的载体已经有综保区、经开区、高新区等,而它们有着实质的不同。
综保区等传统载体的核心是依靠政策优惠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发展,而自贸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高地,使命是“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河南】
三年前160项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河南自贸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政策制度体系,已成为河南全省深层次改革的开路先锋,高水平开放的先导,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
截至2023年底,河南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和注册资本13.2万家、1.8万亿,是挂牌前的4.9倍、6.6倍,自贸区的光环效应正在显现。
同时,早在2021年,国务院明确的160项改革试点任务,除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因国家统筹考虑因素未实施外,其他159项试点任务全部实施,可以说是160项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160项试点任务主要包括投资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金融开放创新、政府职能改革、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两体系一枢纽的建设等。
其中,两体系一枢纽的建设,即形成的枢纽经济优势也是河南自贸区的最大优势。
国家给予各个22个自贸试验区的共同目标是:构建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开放型制度体系。
当然,根据地区特点,各个自贸区又被“量身定制”了战略定位。
【优势】
“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
对于河南自贸区的发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是:建设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即“两体系、一枢纽”。
围绕该定位,河南以“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持续推进空陆网海“四条丝路”协同并进。
2023年,郑州机场新增郑州至日本和南亚的第五航权航线配额,扩大经郑州至美国的第五航权覆盖范围。全货机航线拓展至49条(国际地区32条),通航城市61个(国际地区43个)。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中国—马来西亚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入选国务院印发的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中国民航局下发《关于印发河南机场集团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试点经验的通知》,在全国推广。
2023年郑州机场国际快件中心正式运营,郑州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完成进出口邮快件848.1万件、增长16.9%。
2023年中欧(亚)班列开行3269列,增长168%,开行总量突破1万列、居全国第三,2023年下半年综合质量评价月度排序保持在全国前三、返程开行量居全国首位。
新郑综保区进出口规模达4072.8亿元,居全国第一。
【洞悉】
优势中暗藏“多式联运”短板
以上数据让人心潮澎湃,但枢纽优势中依然暗藏“多式联运”的短板。
建议接下来要创新实践“空铁陆海”多式联运,着力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推动河南向全国货物流通最快最好的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迈进,促进交通区位优势加快转变为枢纽经济优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的海铁联运成果就是不错的例子。
西部陆海新通道2023年运行数据显示,沿线省份平台企业运营的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重庆、四川)、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重庆、广西、四川)运输集装箱共计61.52万标箱,同比增长7%,货值643.26亿元,同比增长16%。
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蓬勃发展,枢纽化物流网络的加快打造,有力促进经济深度融合综合性国际大通道功能更加完备。
同时,河南要实施开放大通道提升行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全球物流网络布局。加强与沿海港口合作,打造沿黄陆海大通道,不断放大开放大通道优势。
【对比】
有待继续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产业链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概览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形成以上汽、中铁盾构、郑煤机、京东物流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开封片区持续开展“文化出海”,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累计实现文化艺术品进出境货值约12亿元,国内及回流的文化艺术品拍卖累计成交额超5000万元;洛阳片区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等确立“3+1”主导产业体系,片区规模以上工业主导产业总产值750亿元。
见贤思齐。对比全国自贸区发展,河南的产业优势依然不够鲜明。
江苏自贸试验区探路生物医药产业全链创新:紧扣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特点,在全国率先探索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之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底,拥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两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0余家,产值突破5000亿元。
浙江舟山市成为全国最活跃的油气产业发展高地和创新策源地:目前,已累计集聚油气贸易企业12770家,累计油气贸易额超3万亿元。
天津东疆综保区称为中国融资租赁聚集区的创新成色:2023年年底,天津自贸试验区新一批18个金融创新案例发布,有5个全国首单,其中融资租赁领域的创新优势尤为突出,5个全国首单中有4个都是融资租赁方面的。据了解,天津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发布153个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案例。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实施方案》已刊发一年有余,明确了2023年—2025年6方面52项任务。紧扣“两体系、一枢纽”的战略定位,河南自贸区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
(顶端新闻记者 郭爽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