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改革开放“试验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底正式挂牌。近四年来,上海自贸区以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3/4的生产总值,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1/4的生产总值。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底正式挂牌,近四年来在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实践中,各类制度创新的“专业术语”不断被科普。负面清单、事中事后监管、合署办公、证照分离等等,无一不折射出上海自贸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自由贸易”的不断探索。当然,这些“流行语”的背后,是在上海自贸区“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搭建的“四梁八柱”。如今,作为我国已获批11个自贸区中的“领头雁”,上海自贸区的“支点效应”已经显现。
以开放倒逼改革,这是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初衷。上海自贸区一挂牌,全国首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就应运而生,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改革思路,这份清单只列出不允许投资的项目,没有列入的一律允许。从2013年的190项限制措施,到现在已经缩减到了95项,减少了一半。
第一家入驻上海自贸区的海外游戏机企业——微软游戏游艺设备有限公司就尝到了负面清单带来的利好:放开前,受政策限制,海外游戏机无法进入国内,而放开后,这家企业在华软硬件销售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微软方面因此考虑更大的投入。
微软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谢恩伟表示,政策放开后带动了很多玩家以及主机行业的发展,从而能够让国内的很多游戏的开发商们,有更多的动力去做一些非常原创的,高质量的主机游戏,不光带给国内的玩家,也带给全球的玩家。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自贸区,截至目前,自贸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8734家,吸收合同外资6880亿元人民币。负面清单制度也在全国其它自贸区复制推广。
全国政协常委、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说,上海自贸区运行的第一年,所有注册企业,外资企业占比5%,今天已经超过了20%,这个占比变化,说明了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就是人们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观望到行动,真正形成了一个万商云集,近悦远来的态势。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表示,下一步,我们重点在电信,互联网,文化,文保,航运等各方面,我们继续扩大对外商的准入,当然按照成熟一项,推进一项。加大我们的压力测试。
坚持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减负,让市民满意,而上海自贸区以“证照分离”为代表的一系列简政放权,让企业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时间少、办事快、成本低的自贸区优势。
在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的欧莱雅研发大楼里,一批夏天当季的化妆品通过“审批改备案”的新制度,仅用5天就获得了备案证明,产品几乎可以与国外同款产品同步上市。而在以往,仅审批一项就要花上半年的时间。
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法律法规及注册总监余晓说,对于彩妆类的产品是非常非常好的,因为它更新的快,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比如说圣诞的一些新的色号,或者新年的一些新的色号的推出,那么这样一个新政就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能够踩着这个时间跟季节,让产品来上市。
开放也好,放权也好,上海自贸区始终坚持以“国家试验田”的定位,不搞“地方自留地”,不栽无法复制推广的“盆景”,而是用培育“良种”的标准推进制度创新。近四年来,上海自贸区已经有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为其余10个自贸区开辟了一条改革经验之道。
近四年来,上海自贸区以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3/4的生产总值,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1/4的生产总值。
负面清单,通过对外开放,把权力一放到底,激活了市场;“证照分离”改革将审批制改备案制,则为企业减了负,反过来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上海自贸区的一系列改革,是中国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开放”,更是一场制度改革的“大戏”。以制度创新为支点,撬动了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全方位的开放。而展望未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自贸区的改革依然在路上。(魔都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