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上海元初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洋山保税港区原有1.6万平方米仓库对面,又租下一处新仓。仓库管理员告诉记者,除了保税货物,现在港区也能存储区外货物,分类存放,实时监控。不少客户已经取消区外仓库,把货运到这里保管,货架都堆满了。
元初业务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一项制度创新————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模式试点。2014年11月,上海海关先行先试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允许非保税货物进入自贸试验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储存,与保税货物一同集拼、分拨、管理和配送,实时掌控、动态核查货物进、出、转、存情况。一个仓库、一个系统、一套设备、一套人员,就可以做好所有相关业务,企业成本大幅降低了。
企业感受: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
作为首批试点企业之一,元初对参与货物状态分类试点的前后变化感受颇深。以奶粉项目为例,过去公司从国外进口的奶粉,其中一部分货物以保税货物状态储存安排国内经销,一部分货物通过口岸清关送到区外暂存库,直接配送销售渠道。两个仓库不得不分头管理,成本水涨船高。元初工作人员吉颖飞告诉记者,2014年底,因客户需要在奶粉外包装上贴二维码,保证后期产品有效追踪,两个仓库购买了两套自动化输送贴码设备,配备了两个仓库操作组。
2015年,元初启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奶粉项目率先取消了区外仓库,将原先口岸清关完毕的货物以非保税货物状态放入区内,整体运作成本迅速降低10%,同时节省了一套价值80万元的设备和一套4个人的操作班子,仓库也得到了有效利用。当年,元初分类监管货物在仓库完成了进库143票,涉及金额2860万,出库141票,涉及金额2428万。
当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企业的业务类型呈现多样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亚太分拨中心、大宗商品营运等新型业态不断发展,传统经营方式也逐渐向国内国外分销并举的经营模式转变。通过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企业得以更好地整合物流、贸易、结算等资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如今,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成了元初的企业竞争力,不少国外企业就是看中这一点,把元初在洋山保税区的仓库作为其在亚太区的配送中心。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整合区内外仓库,公司节约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转效能,利润增长率达30%以上。
数据显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改革获实效
上海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8月,上海自贸区内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改革试点运作票数突破1万票,对应货值25.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6%和134%。上海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改革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国内货物进出区2.4万票、货值59.08亿元。
与此同时,上海海关已完成9批次企业联合验收,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试点企业增加至53家。据介绍,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毕竟性质不同,同在一个屋檐下,对监管构成了很大挑战。上海海关通过对试点企业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可以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企业货物进、出、转、存等情况,让两种状态的货物不仅“同仓”,还能“共管”,为进一步扩大试点夯实了基础。
洋山保税港区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人员张利强告诉记者,海关还协助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广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企业ERP系统),提供公共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使区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低成本的与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交换,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达到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海关业务对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还为区内企业开发了统一的仓储管理系统,各个企业只需自主布置硬件,就可以免费接入海关,实时查看不同状态货物种类的数据,以及货物进出的变动情况。
目前,单是洋山保税港区已有26家仓储企业申请了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涉及奶粉、塑料、化工品等8类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