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表示,在外贸方面,首先重庆需要守住笔电产业这个“阵地”,继续保持其产量的领先位置。同时,发展可穿戴式设备、机器人、手机产业等。
“我判断2016年全年重庆的手机产业或达到2.8亿台-3亿台,占比全国手机总产量的20%以上,这是重庆除笔电外,出口方面的一个新亮点”,李勇称。
渝新欧+自贸区成为新动力
目前较为确定的是,未来重庆经济发展中,渝新欧、自贸区和中新项目将联合发展。
如在上述《实施意见》中,特别强调了在重庆的外贸方面,要充分发挥重庆市“三个三合一”(水陆空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开放平台的辐射聚集功能,加快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鼓励央企、大型民企、贸易集成商、供应链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渝设立采购中心、分拨中心和结算中心,探索“渝新欧+4小时航空”铁空联运,推动欧洲与东南亚地区货物在重庆中转,发展口岸经济,促进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发展,打造内陆国际贸易分拨、中转、销售、结算中心。
廖元和认为,依托于渝新欧,以及重庆机场,可以使得重庆成为欧洲与东南亚国家间转口贸易的枢纽,“重庆出发,4小时的飞行时间几乎可以覆盖整个东南亚的主要城市,而渝新欧则是中国与欧洲城市最快的陆路运输方式”。
同时,在11月18日举行的重庆市商务工作调研座谈会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指出,要全力抓好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这是重庆明年外贸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加强负面清单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推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姚树洁称,要有别于其它三个自贸区,重庆自贸区必须有如下特色:
首先是制度的统一,包括投资、贸易、金融和管理制度的统一和效率。
其次是利用“渝新欧”班列,使陆上交通贸易更加便利化,促进产业集聚与发展,促进经济区域成片开发。
再次是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上游制高点,主动与成都连成一片,打破区域壁垒,建设成渝经济发展中心,通过规模化和集聚化,把成渝地区及周边的大中城市连成经济增长板块,企业创新板块。争取在5年至10年之内,建成中国第四个极具经济活力的增长极,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一道,成为拉动区域增长的全国性增长引擎,使之成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中心。
“重庆外贸未来如何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李勇称,“无论哪一种形式,保持重庆在制造业或服务业上的高端化发展地位,是最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