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该外商独资企业于6月26日成立,注册名称为纽银梅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美元,由纽约梅隆银行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
纽约梅隆业务遍及35个国家和地区,说起它和上海的渊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该机构在上海成立中国办事处,首次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2000年,纽约梅隆银行上海分行开业,开拓银行业务;2011年取得人民币业务牌照,可以在境内开展人民币金融服务。
担任该外商独资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林赛·怀特表示,建立WFOE有助于公司提升与中国现有客户的联系。中国是巨大而多元的市场,中国投资者正致力寻找全球多样性,纽约梅隆将通过该企业向中国高净值客户和机构投资者打造和分销在岸私募基金。
不仅是纽约梅隆,陆家嘴金融城已逐渐成为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在中国发展业务的重要集聚地。截至2016年底,已有美、英、法、日等7个国家30余家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已经或即将在陆家嘴金融城设立机构。
上海市前三批15家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试点机构中,12家位于陆家嘴金融城。在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机构中,贝莱德(Blackrock)、领航(Vanguard)、富达(Fidelity)、摩根大通、安联保险、德意志银行已设立了投资类WFOE。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希望更好地管理资本流动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和高收入人群也在寻求更专业的资产管理与资产服务。上海能够得到海外投资管理机构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推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使得上海自贸区突破了对外商成立独资资产管理类公司的限制。
自贸区营商环境开放加速
近期,监管层密集发声表明对金融改革开放不动摇的态度,上海等地也在积极推进放宽金融业外资准入领域的审批工作,外资管理制度改革走上高速路。
金融服务业开放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服务业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
今年6月28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布了《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2017年版)》,这也是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称,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上海自贸区等平台作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必须通过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一些准则,吸引海外金融机构以及人才资源流入。同时,自贸区平台也担负着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任。
因此,不断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有利于加快构建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和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3年以来,先后推出了“金改51条”和“金改40条”,其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方面的简化,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汇业务、取消境外融资租赁债权审批等14项已复制推广至全国。
另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近日上线。率先打通的“北向通”已于7月3日上线试运行,开通首日交易额破70亿元,迎来70家境外机构参与,是内地金融市场开放的里程碑事件。
“上海自贸区在外资开放方面作出的探索,很多都已经复制推广到全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宋清辉进一步表示,但对外资公司还存在着一些准入或业务限制,例如在金融、保险业领域,虽然首次明确了境外投资机构在自贸区内投资金融机构的资质、股权比例等,但与区外相较而言,还需要进一步放开。未来,上海自贸区需要在银行、保险等具体领域进一步开放,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的开放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