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国家试验”
2017年10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提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事实上,对于自贸试验区建设来说,2017这一年,真的很不平凡。
随着浙江、河南、四川、重庆、湖北、辽宁、陕西七个自贸试验区挂牌,“1+3+7”雁阵格局自此形成,而来自上海、广东、福建、天津等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的实践案例也被复制推广到了更多地区。
2017年,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加强对外开放上,11家自贸试验区里的探索者们,做了很多的尝试与创新。
当我们站在2018的门口回望2017,对于自贸试验区建设这场“国家试验”,我们还有很多的经验需要去总结,也有很多的领域需要去创新、探索。
正是因为如此,2017年12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以“开放的大门”为主题,正式启动了“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评选。对2017年自贸试验区的事件和创新案例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
评选设置了两大奖项,希望用“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和 “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创新案例”,来记录这场国家试验,见证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
评选过程回顾
评选活动一经启动,就吸引了多地自贸试验区的热情参与。经过自贸区自荐和社会推荐,评委会共征集到了来自各地自贸试验区的参评新闻110余条、参评创新案例130余项。
从征集到的自贸新闻来看,发生地遍及大江南北,新闻事件包含了领导人视察、重大人事变动、重大会议、重大改革等多种类型。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影响力、传播性和代表性。
而从征集到的案例来看,涉及到了制度创新、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典型性、实效性和可复制性。很多自贸试验片区不仅提供了案例情况,还对相关的案例背景提供了上万字的文字说明。
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参与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网络投票环节,作为最终评选结果的考量指标之一。经过初评环节,30条参评自贸新闻和30项参评创新案例从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到了网络投票环节。
在为期一周的网络投票环节中,参与票选热情十分高涨。排名前十的创新案例得票数均突破了“万级大关”,在所有的30个候选案例中,20项案例得票数破千。最终经技术人员评定,来自广东、陕西等6省自贸区的新闻,分享了网络投票环节有效得票数前十名的席位。来自广东、福建等6个省份的创新案例,占据了网络投票环节有效得票数的前十位。
在随后开展的专家评审环节中,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多位从事自贸试验区研究的专家,从专业角度,对候选名单进行打分。其中,来自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案例“保税燃料油跨关区直供”,名列创新案例专家评审环节第1名。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专家的评审视角与网络投票结果存在着一定差异。专家的评审更多的是从创新性、典型性、实效性等方面给予专业的评价和考量。多项案例虽在网络投票环节的关注度不高,但是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高度评价。如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的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式”改革,获得了来自北京、上海、福建等多地专家的高分,位列专家评审环节第2名。
综合网络投票环节与专家评审环节的评分,最终来自河南、陕西等八个省市的自贸试验区新闻入选“开放的大门·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来自广东、福建等八个省市的自贸试验区创新案例入选“开放的大门·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主办方邀请评审专家,对十大创新案例进行了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