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与主阵地,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区域(以下简称“成都自贸试验区”)的经济活力来自改革动力、开放红利和制度创新的激励。成立一年多,大量企业及大规模资金正加速涌入成都自贸试验区”,成都自贸试验区使企业运营成本更低、机会更多,而在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红利正加速释放。
全球“吸金”效应凸显
区内企业累计达70052户新增外资1475亿元
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得如何,企业落户数量是直观的“投票器”。一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聚集,区内各类新增企业数量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截至目前,成都自贸试验区区内企业共计70052户。
向着“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奋力前行,成都自贸试验区目通过推出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服务举措,加快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据统计,成都自贸试验区挂牌以后,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92户,企业户数较挂牌前增长44.44%,比全市平均增幅(15.39%)高出29个百分点。
成都自贸试验区全球“吸金”效应凸显。据统计,外来投资者向成都自贸试验区内资企业注入注册资本为1475亿元,占新增注册资本总数(3386.71亿元)的43.56%。新增的市内投资者为12357(人/户),市外投资者为38986(人/户),市外投资者俨然已成为成都自贸试验区内资企业的主要投资群体。
从境外投资来源地看,企业户数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40户)、韩国(31户)、中国台湾(30户)、美国(22户)、新加坡(9户),成都自贸试验区吸引外资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积蓄发展新动能
新增第三产业企业占比90.82%
一年来,成都积极构建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支持服务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完成了《六大新经济业态行业分类目录(试行)》,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监管制度、加快建设诚信体系,营造出有利于新经济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在成都自贸试验区厚植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土壤。
成都自贸试验区内,新经济的发展动能提升。了解到,成都自贸试验区新登记企业和累计企业数量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新登记第三产业企业22563户,占新登记企业总户数的90.82%;第三产业企业累计为64494户,占自贸试验区累计企业总数的92.06%。从具体行业分布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是投资热点。
其中,成都自贸试验区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入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新登记企业行业分布中占首位,挂牌一年来,新增6977户,占新登记总量的28.08%,累计14267户,占区内企业总量的20.36%。
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过去一年间,成都自贸试验区创新理念,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推进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成都市工商局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自贸试验区内,各项商事制度改革成效让入驻企业成本更低、机会更多。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改革,企业在申办营业执照“零见面、无纸化、无介质”,实现“人在家中坐、照从网上来”。截止2018年4月,申请人通过该系统办理设立登记业务485件。
从去年5月底起,青白江片区开始实施全区企业住所申报登记制改革,即,申请人通过签订住所承诺书,无需提交房屋产权证明、租赁合同等其他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材料,即可直接办理注册登记。截止2018年3月末,成都自贸试验区四个落地区域内已有3783户企业通过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申领到了营业执照。
为让企业“进出”轻松快捷,成都自贸试验区内还试行了简易登记模式和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个体工商户“口头申报、当场取照”简易登记模式,简化个体工商户申请资料和登记流程。截至2018年3月,成都自贸试验区已有158户个体工商户通过简易登记模式申领到了营业执照。同时,为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降低退出成本,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截止2018年3月,全市已有3989户企业发布简易注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