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试验区由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组成。走进位于平潭岚城乡的上楼村,一面新颖别致的文化墙颇为醒目。箩筐、酒瓶、轮胎、渔网……这些平常被村民们遗弃的旧物件,经过志愿者的巧手妙思,得以一一在文化墙上展示。
利用废旧物来美化村庄,这个灵感来自上楼村执行主任曾宁旖,今年61岁的她拥有16年社区管理工作经验,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台北市文山区忠顺里里长。2016年12月,平潭试点引进台湾村里长担任村居(社区)执行主任,曾宁旖凭此契机,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我们将台湾社区治理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带过来,从改善村容村貌入手,逐步提升平潭的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以此促进两岸基层交流。”她说。
截至目前,平潭累计聘请11名台湾村里长担任村委会执行主任或社区居委会执行主任,目前在任9名。
建筑、旅游、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率先采认台湾从业资格,建立台胞参保直通车,上线“台陆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台企台胞征信查询试点工作……一项项创新举措,赋予平潭独特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台胞选择将此作为自己在大陆创业就业的新坐标。
目前,平潭片区备案在册的台湾建筑师共31人,已有7名台籍医师在区内注册开展执业活动,另有122名台湾导游领队可在区内执业。平潭台湾创业园已入驻的447家企业中,台资企业占50%左右。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福州持续扩大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向投资,加强“一带一路”贸易往来,桥头堡作用凸显。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与马来西亚皆富集团共同在马来西亚建设占地6.2万亩、总投资约32.9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合作基地;宏东渔业在毛里塔尼亚建设远洋渔业基地;世海公司在几内亚比绍建设集码头、海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交易等为一体的中国-西非远洋渔业产业园……挂牌以来,福州片区共引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备案558项,合同外资总额36.35亿美元;共核准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31项,协议投资总额13亿美元,比增717%。
自2015年上线运营以来,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已发展境内外会员198家、交易商2550家,现货交易额超8亿元。“该平台通过整合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产业链,加强与东盟各国和地区间务实合作,成为推动双方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力引擎。”福建省东盟海洋经济研究院负责人陈礼仁说。
位于“海丝”和“陆丝”联结点的厦门,率先开通大陆首列从自贸试验区始发的中欧班列,从最初每周一列到每周六列常态化运营,逐步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新通道。
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片区海沧园区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直达波兰罗兹,全程1.2万多公里,运行时间14天;2016年4月,班列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开通为企业量身打造的中欧(厦门)班列“冠捷”专列;2017年8月,首批越南货物通过海铁联运方式搭乘该班列,运往德国汉堡及波兰波兹南,班列成功连接“一带”与“一路”。
作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业务之一,中欧(厦门)班列开行之初以福建省内货物为主,目前货源地覆盖广东、江西、浙江、台湾、东盟等地。“从促进贸易畅通到助力产业集聚,班列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姜敬东说。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班列已开通了厦门-波兰罗兹、厦门-德国汉堡、厦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厦门-俄罗斯莫斯科等4条国际线路,通达9个国家13个城市;累计发运229列,共7202个40尺大柜,累计货值37.16亿元。
挂牌3年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扎实推进各项试验任务,交出优异答卷。截至目前,已推出实施创新举措310项,其中对台先行先试71项。区内新增企业7万多户、注册资本1.5万亿元,分别是挂牌前历年总和的4.6倍和6.8倍。其中,新增台资企业2005家,合同台资58亿美元。
国务院日前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福建自贸试验区围绕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提出了打造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闽台金融合作等21个方面的具体举措。迎着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福建自贸试验区必将不辱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