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与重庆两江新区携手打造全国首个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 整合服务资源助力中小微电商“出海淘金”
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服务贸易产业园内的跨境电商大厦里,阿里巴巴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电商企业员工正忙着处理订单、设计网店界面、整理贸易数据。忙碌带来的是一笔笔远销国外的重庆本地工业品外贸订单。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年多以来持续推动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换来了重庆外贸能力的不断提升。自贸区越来越好的市场环境、较低的进入门槛和税收优势,不断推动重庆本地的中小微企业借跨境电商“出海淘金”。 但全新的运营模式加之外贸人才短缺、通关流程生疏等因素的制约,中小微企业不但难以享受到自贸试验区建设带来的种种利好,更别提形成竞争力。 去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与重庆自贸区核心区——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打造全国第一个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整合外贸资源,帮助本地中小微企业打通从触网到收款的整条跨境电商外贸链,解决企业营业执照办理、人才培训乃至运营发展等难题的同时,也提供着一站式、全流程、定制化的专业服务,为本地中小微企业省下了外贸综合服务成本。 “通过构建人才、培训、数据运营、软件、物流、金融、专利等12项专业服务体系,同时乘着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东风,服务中心搭建的新外贸智慧系统平台,正尝试建立‘数据+生态’的新外贸形式。”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运营经理周利说。 外贸交易所涉及到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方面,服务中心均能准确提供帮助。在物流方面,通过联合中远海运、DHL等知名物流企业,为企业实现了海、陆、空多种运输;信息方面则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公司、商务信息资讯公司、策划公司等资源,提供着人力培训、网店运营装修、营销管理等服务;而资金方面,借助阿里旗下的“一达通”便能解决通关、结汇、退税、金融等服务。 作为服务中心第一批入驻企业,专营小型汽摩配件的重庆玄成进出口公司的企业产品出口额年均约1000万元人民币,如今在享受到一系列专业服务后产品出口额已实现了翻番。“我们导入了团队建设、场地运营、通关结汇等资源,得以将精力全部集中在自身经营上,不仅利润翻倍了,团队也已经从成立之初的3人扩大到如今的14人。”公司总经理匡竟华说。 如今入驻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的外贸企业已经超过30家,贸易产品涉及汽摩配、耗材、机械设备、五金产品、鞋服等多个行业,但服务中心的“小目标”远不止于此。 “最终目标是让中西部没有难做的外贸。”周利说,借助自贸区的优势政策和环境,服务中心旨在聚集200家外贸企业,同时辐射中西部2000家以上的企业,着力打造出10家“亿级”、20家“千万级”的跨境电商标杆企业,最终实现园区企业年度出口额中西部第一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