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当下浙江,陆海统筹、区域协调的格局已然清晰:海洋经济和曾经的欠发达地区,正成为浙江经济的新亮点。全省海洋经济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率快速发展,2017年创造了7540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26个县集体摘掉“欠发达”帽子后,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7年浙江全面小康实现水平97.2%,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今日的浙江,能成为全国发展最为均衡的省份之一,肇始于15年前习近平同志作出的“八八战略”重大部署,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几届省委、省政府下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优化全省生产力和人口布局;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使山区经济和海洋经济成为浙江经济蓄力起势、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优化布局
构筑协调发展新格局
山与海,是浙江最直观的地理风貌。全省“七山一水二分田”,群山绵延,耕地稀少;毗邻东海,拥有6600公里海岸线,全国第一。位于浙西南山区的衢州、丽水和位于浙东北的舟山,地域面积占全省27%,人口占全省的13%,但经济总量只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深入调研后指出:“我省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区域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他强调:“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区域经济的优化布局。”
在他的重视和推动下,省委、省政府启动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根据环境容量、自然资源状况,科学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功能区,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2005年,浙江先后着手规划建设浙东北水网平原、浙西北山地丘陵、浙中丘陵盆地、浙西南山地、浙东沿海及近岸、浙东近海及岛屿等六大生态功能区,对有限生态环境资源开展源头控制、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6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县为规划单元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开化县、淳安县、浙南山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文成县、泰顺县)入选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名单。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几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一本规划绘到底,把山区和海洋一同规划、一同保护、一同开发、一同建设,使山区和海洋成为发展的新战场,极大地拓展了浙江的发展视野和发展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于2013年8月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浙江版图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划定68212平方公里的限制开发区域和21109平方公里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明确生态红线,在空间上管制生态环境,形成硬约束。
2016年,浙江出台覆盖全省的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2017年5月,浙江编制出台《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三类。在随后发布的《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又划定总面积约14084平方公里的105片海洋生态红线区,要求严格落实红线管控措施。
体现区域主体功能区划要求,浙江把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谋划,构建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为主体、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的区域发展格局。
四大都市区,当仁不让成为国际国内城市竞争的尖兵和“龙头”:杭州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在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风头正劲,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宁波则利用港口和开放优势,对标世界级大湾区,建设杭州湾经济区中心城市;温州和金义都市区奋力赶超,加快崛起,力争在全国大城市第二方队中争先进位。
在海洋经济区,浙江实施“5211”海洋强省行动,深入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构筑起以宁波、舟山为中心,温台杭嘉为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设立省海港委,成立省海港集团,推动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加快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开展“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行动”……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科学兴海护海的浙江,在2017年创造了7540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比2003年的710亿元增长了9.6倍,占全省GDP比重超15%。
在生态功能区,衢州和丽水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建好生态屏障的重任。丽水有95.04%的面积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从2013年起不再考核GDP和工业总产值,放手把全域作为生态公园来建设,打造浙西南生态旅游带。衢州对钱江源头开化也取消GDP和工业经济考核,全力发展生态经济。如今,开化斩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7项国家级试点示范称号。
山海协作
共谱均衡发展合作曲
在浙江山海之间,曾出现一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分割线——“清大线”,以临安清凉峰镇为起点,到苍南大渔镇为终点的直线。直线的西南侧,是丽水、衢州全境以及杭州建德、淳安,温州苍南、泰顺等县市的部分区域,群山环绕,耕地稀少,是我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直线东北侧,是自古繁华的杭嘉湖绍平原及甬台温等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经过充分调研,在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指出:“我们更应该看到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把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等三大工程,探索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之路。
2003年到2006年间,习近平同志每年参加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并就推进山海协作发表重要讲话。在他的推动下,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若干意见》,形成了山海协作的政策指导和考核评价体系。
按照省里的部署,杭州、绍兴与衢州结对,宁波、嘉兴、湖州与丽水结对,宁波与舟山结对,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合作交流。从此,海的开阔与山的雄伟被定格在同一个画框里。
15年间,山海携手,共创共赢。各地结对谋划建设山海协作产业园、“飞地”园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不断丰富合作内涵,高质量建设一批社会事业和民生合作项目。到2018年一季度,浙江累计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0752个,到位资金5121亿元;实施群众增收、新农村和社会事业项目1913个,到位资金8.73亿元。
“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通过推动农民下山移民,扩大欠发达乡镇劳务输出,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重点帮扶361欠发达乡镇脱贫致富。到2007年,全省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标志着“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投资建设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欠发达地区通村公路改造、丽温高速公路、丽水滩坑电站、洞头半岛工程、“五保三无”集中供养设施等。截至2007年底,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6.2%,累计下山搬迁43.8万人,“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如期完成。
“三大工程”,让衢州、丽水快速成长为全省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依托杭州数字经济发达、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的优势,衢州开辟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大数据、中兴克拉物联网、安恒信息科技等高端项目,并在杭州创办“孵化在杭州,产业在衢州”的海创园,吸引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衢所用”。在衢州,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已占全市新增生产总值的35%左右。
发达地区带来资金和技术,将丽水深山里的资源禀赋变成了一个个“绿色宝藏”,让生态产业风生水起。“丽水山耕”品牌的农产品变成了来丽水游客的“伴手礼”,到去年底累计销售额61.1亿元,产品溢价率33%。丽水还与宁波共建“无水港”,顺利打通海铁联运通道,优质生态农产品源源不断销售全国……
2017年,衢州和丽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速位居全省前两位;丽水市GDP达1298亿元,是2011年的1.6倍;衢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增长44.3%,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进入新时代,省委提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全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加快推进‘两个更高水平’建设。”
2018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谋划了总投资近4000亿元的56个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
针对交通制约发展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加快衢州、丽水对外通道和内部区域轨道交通网的建设,让大交通带动大发展;启动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提升改造农村公路4万公里,让条条公路都成为乡村美丽风景线;围绕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精准实施800个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一项项工程,推动山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浙江区域均衡度不断向好。
陆海联动
做好海洋经济大文章
向东是大海。站在舟山,放眼的是太平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提及:“发展海洋经济,是我长期致力和探求的一件事”“要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仅几个月就跑遍沿海所有县(市、区),并在2003年8月18日主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他对海洋经济的思考。会后,省委出台《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任务和目标。
桥起大洋,港通天下。2003年,舟山跨海大桥被列入“五大百亿”工程,从小规模建设上升为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年,全长36公里、连接上海港和宁波港的“黄金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这两座跨海大桥,成为浙江陆海联动的枢纽,海洋经济加速腾飞的“翅膀”。
2008年5月1日,当年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将上海、宁波两城的陆上距离拉近了100多公里。大桥南岸,宁波杭州湾新区在滩涂上崛起拥有大众、吉利、方太等领军企业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2009年12月26日,中国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舟山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从舟山本岛启程,跨越里钓、富翅、册子、金塘四岛,在宁波镇海登陆,全程仅一小时。从此,舟山从离岛变成半岛,正式融入国家高速路网,在国家海洋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地位日益凸显。
凭借连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水深港阔的黄金岸线,舟山挥动长袖,登台起舞。2011年,全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设立;2012年,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获批;2016年,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落地;2017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
港口,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习近平同志指出,我省的宁波、舟山两港共处一个区位、共行一个航道、共用一处港域,就其自然属性而言应该是一个港口,完全可以在合理分工基础上进行整合,以一个港口、一个品牌参与国内外航运市场竞争。
2005年12月20日,在习近平同志果断决策下,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2006年1月1日,“宁波—舟山港”挂牌,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深度整合。不到两年时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准箱。在中央工作的习近平同志特地让工作人员打电话祝贺:“希望宁波—舟山港继续做大做强,走在前列。”
10多年来,浙江不断探索港口管理的体制藩篱,组建省海港委和省海港投资集团,完成宁波港集团和舟山港集团的实质性重组。到2017年底,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开通了236条国际航线,连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如今,浙江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枢纽,嘉兴港、温州港、台州港、义乌陆港以及内河港口联动发展的格局。
陆海联动,让曾经孤悬海外的舟山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的主战场。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年炼化4000万吨的绿色石化基地、中澳现代产业园落户舟山,获批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连续举办国际海岛旅游大会……舟山形成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海洋旅游、现代渔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体系。2017年,舟山市海洋经济增加值824亿元,占全市GDP总量67.6%,成为我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
眼下,浙江正部署“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以环杭州湾经济区作为重点,带动甬台温产业带发展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统筹推进湾区保护开发,进一步释放海洋经济的大动能。到2022年,浙江的湾区经济总量要达到6万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