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江-临港的‘双区联动’,不仅是点上的切入,更是线上的联动和面上的推进,将促进更大区域内的资源统筹整合,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新活力。
时代周报记者 谢江珊 发自上海
张江、临港“相恋”多年,终于“修成正果”。
7月11日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推进张江-临港“双区联动”,并发布了《深入推进张江-临港“双区联动” 打造浦东“南北科技创新走廊”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是浦东开发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张江-临港的‘双区联动’,不仅是点上的切入,更是线上的联动和面上的推进,将促进更大区域内的资源统筹整合,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新活力。”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指出。
“上海五个中心的城市定位,与上海自身的经济结构、创新能力、产业规模、技术应用等相关联,张江-临港的‘双区联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两个集群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集群内部企业、集群之间更能够释放出1+1>2的效果。”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张江和临港都在浦东,无论是从规模成长还是空间关系上,“双区联动”具有便利性,合作可以相对节约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集群效应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产业项目。
“如果说整个浦东作为一个新的开放平台,它自身拥有一种物理空间的话,未来对于‘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完全是值得期待的。”张晖明补充说道。
五年长跑
张江和临港,分列浦东新区一北一南,相距50公里左右,在“修成正果”前经历了近5年的“爱情”长跑。
早在2013年7月,浦东区委、区政府就明确提出,要求陆家嘴、金桥、张江、外高桥等浦东老牌开发公司“挥师南下,决战临港”。“四大开发公司要加快投入临港建设,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时任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曾如此强调。
2014年,张江集团响应战略部署,成立临港开发领导小组进军临港,由集团领导担任组长和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临港开放工作。
与此同时,张江集团与临港新城管委会各部门进行全面对接,针对临港地区的总体布局、开发特点等进行分析讨论。其中,开发先行区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用于整体建设“张江科技港”首期,定位为科技研发和创新创意创业的集聚区。
2015年,张江集团挥师南下,决战临港的步伐更加系统化,临港张江科技港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升级的重要延伸。并提出以“一园(张江园区)一港(张江科技港)”南北联动,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升级版张江”的策略。
据时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干锦透露:“张江集团高度关注临港,采取了开发与运营齐头并进的驱动战略,将张江积累多年的孵化器运营管理经验在临港传承并升级,为临港吸引更多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
今年1月31日上午,张江科技港·先进制造产业园在临港综合区正式开工。这一张江集团的临港首发项目开工,实质性启动了张江与临港的联动。
“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大背景下,张江作为核心承载区、临港作为主体承载区,两地联动、推动南北走廊创新建设,既是市、区两级的工作要求,也是两地产业对接、创新协同的内在需求。两地只有在研发、中试、产业化等各个环节相互支撑,才能充分地形成合力、融入大局,形成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整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统一。”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为张江和临港两地之间的关系下了注脚。
除了张江与临港两区形成联动发展态势外,《行动方案》还指出,结合张江、临港以及周边区域各自的优势,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发展资源,希望实现张江—临港和周边镇“2+N”产业发展格局,发挥更大的集聚效应,激发新动能,进而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硅谷和浦东未来
虽被誉为“中国硅谷”,张江也不过才26岁。1992年,张江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11年成为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4年张江高科技园区被纳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经过26年的不断发展,在空间外延拓展的同时,张江的产业形态、发展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变化中,经济体量不断扩大,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经济和创新能量也在不断增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张江正在加快集聚和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设施集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的同时,也形成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起步较晚的临港则被定义为“上海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引擎”,同时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和开放创新先行试验区。近年来,临港的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产业逐渐呈集聚的发展态势,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产业的重要集散地。
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宣布将在临港地区建设特斯拉超级工厂,该项目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这一消息显然为临港未来的发展增加了重要砝码。
“张江积累时间较长,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及影响力,临港起步相对比较晚一点,两地均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有相应的企业数量、产出能力和技术之间关联配套的效应。”在张晖明看来,张江和临港在集群功能上分工不同,张江—临港‘双区联动’关键在于两者之间契合的紧密度和取向,“如果张江向临港传播好的研发成果,或新的投资项目,临港要知道如何承接成果,转化为应用,并从制造业角度对研发提出需求,合理分工,强化合作。”
南北联动与协同
目前,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已形成首批5个产业项目的联动意向,包括华域汽车、微小卫星中心、云从科技、翱捷科技、ABB等张江企业,项目覆盖汽车、航天、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等领域。
《行动方案》明确,两区联动后,通过3年努力,力争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培育十家以上独角兽企业;将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发展轴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极核和世界级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发展和智能制造集聚区。
同时,双方“强强联手”后,将推动区域产业联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民用航空等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未来,“南北科技创新走廊”还将向北延伸至金桥、外高桥等区域,形成浦东完整的中部南北走廊,成为浦东未来发展新的战略支撑。
“未来,张江和临港将围绕市、区的战略部署,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形成南北联动和协同机制,在实现资源共享、创新联动等方面共同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透露道。
在张晖明看来,张江-临港“双区联动”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让企业有更多的选择权,“这种合作往往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即政府包办。其实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帮助企业解决合作当中碰到的问题,千万不要干涉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