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为澎湃解读了北京新出台《行动计划》的意义和要点。他表示,北京市在2015年出台的三年工作要点,是对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目标,此次新出台三年《行动计划》背景是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2018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起步之年。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
杨开忠认为,天津、河北也会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期目标制定自身的行动方案,但北京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无疑是具有旗舰性的,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牛鼻子”。
《行动计划》提出,北京将加快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加快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推进京津冀交通建设和生态治理。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建设,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