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16国商品中心展示的保加利亚玫瑰产品
中国网新闻9月18日讯 (欧阳啸鸿)智利的车厘子、保加利亚的玫瑰精油、捷克的水晶器皿……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国别(地区)商品中心,一个个“国家馆”就像世界的橱窗,展现出别样的商机。
根据最新公布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要重点打造“三区一堡”,其中一条就是“创新合作发展模式,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上海自贸试验区国别(地区)商品中心正是为此打造。
截至目前,国别(地区)商品中心已进驻包括中澳商品中心、中智商品中心、中东欧16国商品中心等在内的10个国别(地区)商品中心,展示商品总量7000余件。借助上海自贸区各项政策和优势,国别(地区)商品中心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在经济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智中心展示的智利车厘子
据中智中心董事长邬远峰介绍,2016年,智利一举超越泰国,成为我国最大的水果进口国,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车厘子。为了保证让消费者吃到新鲜的车厘子,中智中心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对智利车厘子的进口标准,使得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水果得以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邬远峰表示,智利的车厘子在中国的热销起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示范作用,“一些南美国家看到智利的车厘子卖的那么好,他们也想把自己国家的产品卖到中国来。”据邬远峰介绍,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已有意向入驻国别(地区)商品中心。
除了展示各国商品,提供贸易交流的平台,国别(地区)商品中心也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帮助,降低了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除此之外,国别(地区)商品中心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帮助。中澳商品中心就曾帮助无锡一家企业,与澳大利亚一家养老机构建立了合资公司。
“国别(地区)商品中心不单只是海外商品进入中国的孵化器,更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孵化器。”邬远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