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一)率先推动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1978-1990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1985年,我省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积极探索以搞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促进成果商品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改革实践路子。1988年,省政府提出加快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确立科教兴川战略,实施千亿工程(1991-1998年)。根据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我省提出实施“科技兴川千亿工程”战略,优化科技资源整合和重组,强化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加速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四川被列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省。
(三)建设创新型四川,构建区域创新体系(1999-2010)。1999年,我省探索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总体创新能力,成德绵高科技产业带被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性试点点。2005年,提出“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集成推进”的科技工作思路,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四川的战略目标。2010年,我省确立建设西部科技创新高地战略目标,被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20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创新驱动作为治蜀兴川的全局性、引领性战略。2015年,四川被确定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编制了《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出台“九张清单”,系统推进科技体制专项改革,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2017年,四川获批国家创新型省份试点,在政策引导和改革推动下,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4%。
二、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经费规模保持西部首位
(一)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保持西部第一。2017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637.8亿元,是1996年的24.4倍[2],年均增长16.4%,投入总量保持西部第一。
(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实现重大突破。近年来,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1.72%,比1996年提高0.81个百分点。
(三)研发载体蓬勃发展。2017年末,全省拥有各类研发机构2291个,是1996年的1.8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9万人,两院院士60人(次),按折合全时当量计算的R&D人员14.5万人年,是1996年的2.1倍。拥有国家及省级高新区19个,高新技术企业3571家;建有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12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个、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49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装置)9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4家。
(四)政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2017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为106.6亿元,是1997年的19.7倍[3],年均增长16.1%;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3%。近年来,基层政府更加重视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到2017年,市(州)和区(市、县)财政科技支出达79.1亿元,已占全省财政科技支出的74.2%,比1997年提高17.3个百分点。
(五)科技计划顺利实施。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扎实推进,科技计划体系、管理决策制度和科技人员创新激励机制全面建成。2017年省级科技计划安排资金19.5亿元,是1997年的34.6倍,其中重点研发类科技计划共安排项目1117个,应用基础类科技计划共安排课题349个,创新人才和平台类计划安排项目887个。各项科技计划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和前沿技术,对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做出了统筹部署。
三、科技创新产出量质齐升,重大成果突破令人瞩目
(一)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三代核电技术等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领跑全国。完成3D打印、钒钛综合利用等领域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取得积极进展,纳米膜层制备、复合材料工艺集成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高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以来,我省共获得各类国家科技奖励124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4项、一等奖108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7项。
(二)专利实现量质齐升。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6.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5万件,分别是1987年的155.2倍和295.2倍[4],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38.6%,比1987年高18.3个百分点;全省境内专利授权数为6.4万件,是1987年的224.6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万件,是1987年的1894.5倍,发明专利授权所占比重为17.8%,比1987年高15.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发明专利占比持续提高,专利结构不断优化,呈现量质双提升局面。
(三)知识产权产出、保护和运用能力取得长足进步。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大幅提高。制定实施《四川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四川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和运营基金,开展城市(园区)质押融资试点,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呈快速发展态势。2013-2017年,全省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累计95.2亿元,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2017年末,建成专业服务机构97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建成集成果信息、评估评价、技术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征集省内外科技成果信息6.1万项,汇聚国内技术专家5783位,聚集第三方服务机构63家。2016-2017年,全省共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478项,其中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项目323项,带动社会投入近60亿元。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100余个,主要农作物、畜禽、林木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6%、90%、60%。2017年,成交技术市场合同1.3万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到419.7亿元,是1987年的85.1倍。
(五)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深度结合发展。核技术应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等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卫星应用、信息安全等重点工程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增长;军民融合领域技术、人才外溢效应突出,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作用明显。规划建设10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规划总投资近1600亿元,涉及重点项目150余个,涵盖核、航空、航天、兵器装备、军工电子、信息安全等领域,已完成投资430亿元。2017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2亿元,比2015年增长17.4%,规模和增速均居全国前列;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达到9.1%,占比连续3年保持在9%以上。
四、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大力推进“创业四川”七大行动计划,全省建成各类孵化载体700余家,面积超过22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万家(个)。成都市郫县被列入全国首批17个区域示范基地,四川大学被列入全国首批4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四川电信公司被列为中国电信集团国家“1+7”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天府•菁蓉汇” “磨子桥创业街区”“蓉创茶馆”已成为全国知名“双创”品牌,双创示范基地数量居西部第一。2014年以来,每年新增中小微企业2万户以上。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创业主体热情高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2017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355.9亿元,是2000年的25.7倍[5],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55.8%,比2000年提高24.9个百分点;2017年我省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占比为39%,居西部各省前列。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依托企业布局建设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认定了一大批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末,建成企业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2个,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77个,企业研发机构1497个。认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8家,居西部首位。入库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4000家。
(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活力齐发。启动“一院一策”试点,42家院所开展股权激励、成果转化、离岗创业、协同创新等改革试点。引导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协同创新模式,产业技术创新“集团军”初步形成,建成北斗导航、无人机、科技云服务等117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34家,完成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数百项。
(四)协同创新格局不断优化。2017年末,建成国家及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67个、农业科技园区93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6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8个,成都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进入“1+5+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序列。开展两次攀西试验区科技攻关全球招标,签约项目39项。加快国际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成功获批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与2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高水平规划建设中韩创新创业园,建立国家级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22个,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21家。
(五)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孵化器等科技服务机构不断壮大,2017年末,全省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2个、省级26个,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10个,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9个、省级96个,有国家级众创空间66个、省级53个,科技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省已基本建立起包括科技咨询培训、科技孵化服务体系、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等方面,分层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五、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助推精准扶贫。探索“产业推动、企业带动、校(院)地联动、在线互动、创业拉动”科技扶贫模式,建成34个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引导全省10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100余家龙头企业投身脱贫攻坚。组织10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科技扶贫,建立完善“企业+科技+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共同发展。动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参与科技扶贫,累计选派科技扶贫人员1868人次,带着技术、项目、资金到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实施科技扶贫产业示范项目623项,转化应用新品种、新技术600余项,带动512个贫困村、6429户贫困户、2.4万名贫困群众脱贫奔康,辐射带动近12万户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2017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94亿元[6],是2000年的20.2倍,平均增长20.7%;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2.2%,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研发投入110.8亿元,比2000年增长2.6倍,得益于强有力的研发投入,2000-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对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保持在20%以上。
(三)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2017年,全省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71家,是2009年的2.6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8万亿元[7],是2009年的4.8倍,其中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3%,比2009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正加快成为万亿级产业,汽车、油气化工等产业正发展为5000亿级产业,轨道交通、生物医药、航空与燃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正加快发展。2017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6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较2009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四)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经济。“互联网+”行动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贯彻实施大数据战略,关键技术不断突破,重要行业应用不断深化,涌现出一大批大数据创新型企业;信息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提高了便民服务效率和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五)科技创新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和人民生活方式。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高水平供给得到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加速形成,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大批瞄准重大疾病的创新型药物成功上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分享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科技创新事业积极开拓、蓬勃发展,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空前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下一步,四川将继续高度重视创新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领作用,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为建成创新型省份、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再立新功。
备注:
[1]受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事业发展和统计调查制度等影响,本文部分内容无1978年以来的历史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四川科技统计年鉴》等。
[2]国家统计局从1996年开始编印出版《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发布各地区数据。
[3]1997年之前财政科技经费、财政科技计划等数据的口径差异过大。
[4]改革开放之初,我省专利总量小、数据波动过大。
[5]受国家企业研发活动统计制度及调查范围影响,2000年以前统计口径和数据差异较大。
[6]国家统计局2002定制高技术产业统计制度,并发布2000年以后数据。
[7]我省从2009年起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监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