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江紧密关联的自贸区,连接起上游的四川、重庆,同时兼顾中游的湖北,还在入海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把体现改革开放“先发优势”的上海和浙江联系起来。
处于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大多滨水而建、依水而兴。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境内目前的12个自贸区,有5个位于长江经济带,既体现了长江航运内通外联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第一大河面向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开放。
“果园港”曾经只是重庆的一个地名,而今频繁出现在国际贸易的版图上。这座港口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核心区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内河水路、铁路、公路联运枢纽港,采用的是通常海港才有的直立式码头,占地4平方公里。
“果园港”不仅是属于重庆、属于长江的重要港口,更是属于“一带一路”的关键地标。去年以来,中欧班列(重庆)以此作为其在东方的始发站,这也意味着中欧班列与长江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正式打通,“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行。中欧班列(重庆)还成功开通越南国际班列和直达俄罗斯的“渝满俄”班列。
“重庆东通大海、西通欧洲、南至东盟、北至俄罗斯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已经形成。”重庆自贸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付嘉康说。
2017年12月22日,重庆终极汽车贸易公司从德国进口的一批汽车,搭乘中欧班列抵达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这意味着,全球第一单用“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结算的国际贸易货物诞生。
“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只有海运运单具有金融属性,可作为信用凭证融资押汇,货主用10%的资金即可预先提走货物。”重庆终极汽车贸易公司总经理陈忠正说,“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的实现,将大大减轻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同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物理交汇点,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下月就将迎来成立五周年。
据介绍,上海自贸区挂牌至今,已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超过2000个,中方向境外投资额达628亿美元,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商务服务等领域,上海自贸试验区正逐渐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沿线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
据上海自贸试验区工作人员介绍,当地还建立了“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技术贸易领域的合作、对接和互认,帮助长江经济带沿线企业跨过技术贸易壁垒。
今年3月,“中国版”原油期货在上海上市交易,为世界原油市场贡献“中国价格”的视角。浙江自贸试验区也参与到相关业务中,推进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
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按单边统计,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387.15万手、成交金额1.8万亿元人民币,交易日平均成交约5.9万手,在全球范围交易量靠前。
自贸区之间的合作不止于此。今年发布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协同和联动中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
专家认为,长江上的自贸区形成“集群效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引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引擎之一。
“未来依托不断开放的第一大河长江,在‘一带一路’功能拓展、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自贸区还将有更大作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