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海南自贸区总体方案对外公布。来源:视觉中国
海南新一轮改革实施半年后,10月16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方案》明确,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同时将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科学安排海南岛产业布局。
当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上述《方案》,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会上表示,海南自贸试验区最大特点就是“全域性”试点,这和现有的11个自贸试验区完全不一样。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海南本身的一大优势在于生态资源良好,可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另外,海南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因而在很多方面的先行先试,不至于对周边地区造成过大的冲击。
突出全域性试点
经梳理发现,本次《方案》分为七部分,总共有29条,其中核心政策和措施集中在3、4、5部分,共16条适用于外商的政策,涉及旅游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10个面向外商重点开放的领域。
同时,提出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自建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生态环境质量一流、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王受文指出,《方案》体现了海南四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包括突出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在现有11个自贸区试点内容的基础上突出海南特色内容、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以及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相衔接。
“现有11个自贸试验区,每一个都是120平方公里左右,而海南自贸试验区最大特点是‘全域性’试点,充分发挥海南岛独立地理单元的区位优势和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便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增强制度创新的整体性、协同性。”他说道。
与此同时,“全域性”试点还有范围广、基础多元、领域多的特点——全岛3.54万平方公里实行对外开放,既有发达区域,也有欠发达区域,可形成更多元的试点经验,还可在现有自贸试验区试点基础上,特别强调海南在生态文明、海洋经济、军民融合等领域开展试点。
另外,王受文还表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也是《方案》的一个鲜明特点。《方案》中有不少专门针对外资的开放措施,如允许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的外商独资建筑企业承揽区内建筑工程项目,不受双方投资比例的限制等。
三大短板待补齐
海南省副省长沈丹阳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指出,海南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提高外国人才工作便利度。
不过,白明告诉时代财经,此次国家对海南给予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但是海南本身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尤其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这就容易形成一个落差,因而在这方面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还要加力。
沈丹阳更是直言,“国家对海南给予厚望,赋予这么高的战略定位要求,但实事求是地讲,海南确实有一些短板,在看到海南自贸试验区的特色、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些不足。”
他认为,海南自贸区建设面临三方面的短板:一是人才短板,二是市场环境有待改善,三是政府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人才缺口确为海南发展的掣肘之一。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海南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总量达50万,与此同时,海南科研人员人数在全国排倒数第三名,仅12%的科研人员取得高级职称。即便是海南重点发力的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缺口仍超过20万人。
今年以来,围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海南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如今年5月13日海南宣布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通过大幅放开人才落户限制,致力于为海南发展招贤纳士,目前已略有实效。
而在市场环境上,沈丹阳指出,一方面海南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经济流量不算太大,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也比较薄弱,缺乏广阔的发展腹地和强劲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公平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市场化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健全。
不过,据了解,未来几年,海南将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而发力。根据《方案》,海南将借鉴国际经验,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此外,据沈丹阳透露,针对营商环境,近期海南省政府已起草了《海南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40条》,正在征求意见,很快就会进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