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表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功挂牌运行五周年的基础上,正抓紧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增设新片区,按照中央战略部署,高质量地推动自贸试验区转型升级。新片区建设的重点在于“新”上。
朱民介绍说,“新”在于三点,一是对外开放的新高度。新片区要选择体现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的领域,深化制度创新的差别化探索,进一步彰显上海的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和开放作为。
二是制度创新的新标准。对标国家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新片区要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实施更高的标准,发挥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三是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新片区的制度创新要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聚焦新兴产业和国际市场的发展新态势,显著提升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海自贸区成立五年,从起初28.78平方公里的保税区,扩展到后来的陆家嘴、张江、金桥、世博区域,这片改革热土始终紧抓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形成了一批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创新,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以修订四次的负面清单为例,从2013版的190条到最新2018版的45条,从上海版到全国版,在没有人见过“负面清单”长什么样的时候,上海自贸区走出了我国经济管理方式变革的第一步,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市场准入方式,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上海自贸区挂牌后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696个,合同外资1102.4亿美元,实到外资221.33亿美元,98%以上是通过备案方式设立。2017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增实到外资60亿美元,实到外资额在全国各自贸试验区中位列第一。
五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任务梯次展开、系统深化,基础性制度创新落地见效、成熟定型,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政府在开放环境下的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上海市有关职能部门也在深入总结自贸区五年试验经验,力争推陈出新。
据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介绍,上海将进一步加大自贸区对外开放的力度和透明度,“根据自贸区扩大开放措施实施情况及投资者需求,会同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更多的扩大开放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探索市场化导向的境外投资制度改革、支持现货市场开展提单交易、预售交易试点等。”
此外,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向长三角区域延伸。长江沿线的启运港扩大到13个,并将深化推进长三角区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和联动奖惩。此外,还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成员范围,探索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更多的沿线口岸进行信息互换与服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