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江,奔涌不歇;荆楚大地,沃野千里。
历史性时刻。
2016年8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行,武汉、宜昌、襄阳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激荡起强劲的改革开放、蓬勃发展之力。
自贸区,让湖北顿添阔步迈向开放新高地的新引擎。
武汉、宜昌、襄阳,三大片区,三点一线,盘马弯弓,成为荆楚新时代开放发展的先行军。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这是湖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一年多来,向着这一目标,湖北砥砺奋进——
打造好环境,引凤求凰。三大片区大胆改革,优化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先建后验”“标准地+告知承诺制”等举措相继落地,一流环境日渐明晰。
构建开放型经济,做活“通关文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中部地区应用项目最多、功能最全的省域电子口岸平台;“先出区、后报关”、海关减免税手续汇总办理等数十项通关便利化新举措,使得我省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少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创造,涌现更多融资新方式、新渠道。“供应链融资”“财政科技创新贷”等,将企业沉睡在政府税务、海关、商贸等部门的数据变成“财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业态不断落地,让企业增添更多资金活水。
改革科技体制,激发双创活力。“新黄金十条”“开放十条”“自贸十条”“光谷制造十条”等50多项支持政策,吸引腾创空间、海尔创客汇等知名创业服务机构入驻自贸片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截至目前,湖北自贸区初步形成2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山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武汉片区制度创新指数在第三批自贸区中排名第二。
敢闯敢试,砥砺前行。
挂牌以来,湖北自贸区市场活力显现、开放发展动力日趋强劲——
经济高地渐显。至今年9月底,区内新设立企业19657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51家,合同外资3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1536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同期的三分之一。
人才高地形成。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在用足国家“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的同时,湖北自贸区推出放宽外国留学人员工作许可条件、允许外籍人才多岗位兼职、开设申请永久居留直通车等一系列引才政策。目前,湖北自贸区已聚集4名诺贝尔奖得主、75名中外院士、400余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产业高地崛起。高端产业集聚,构筑湖北新优势。自贸区的落脚点是产业,武汉片区挂牌以来共引进光电子信息重大项目50多个,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武汉华星光电第6代LTPS显示面板线试生产,科大讯飞、小米武汉总部等加快落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环保节能、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等五大千亿产业以及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数字经济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完成“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布局,正在打造超万亿产值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襄阳片区正在着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宜昌片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挂牌以来总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个。
一批新的业态正在形成。南美大虾、智利红酒……东湖保税展示交易中心拓展至8000平方米,在售商品种类达1万余种;今年7月,武汉获批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贸易新业态正激活湖北经济发展潜力,并悄然改变市民生活。
改革春潮涌动,九州风雷激荡。
“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
浩浩长江,奔涌从不停歇;砥砺奋进,征程永远向前。
顺应时代大潮,从长江走向世界,湖北自贸区,必将抒绘改革开放新的精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