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辽宁开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起步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深入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扎实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全省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总体向好。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6%左右。地方财政总收入4525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6亿元,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23.6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提高5.4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98%,新增就业49.3万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42元和14656元,分别增长6.7%和6.6%。
三次产业、三大需求稳定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农业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438.4亿斤。工业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42.8亿元,增长6.7%。进出口总额7545.9亿元,增长11.8%。
支撑性指标协调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8%,工业用电量增长7.9%。铁路货运量增长11%。第二产业实现税收增长9.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8%。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6.3%,快递业务量增长27.1%。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增长3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8%和9%。
总的看,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辽宁经济筑底企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已经走出了最困难时期,开始步入平稳健康发展轨道。
(二)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
风险隐患有效防控。严控增量、消化存量,严格落实化解政府债务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实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企业资产负债率继续回落。加强基金收支管理,优化财政预算安排,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标本兼治,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脱贫攻坚强力推进。开展脱贫“回头看”,实打实摸清情况、面对面解决问题。选派1.2万名干部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377个。完成D级危房改造2.1万户。实现15.43万人脱贫、519个贫困村销号、6个省级贫困县摘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
污染防治不断加强。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群众信访投诉办结率达到98.7%。全面建立五级河长制。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沈阳成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3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万亩。淘汰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4536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下降13.6%;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比上年增加19天。
(三)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京沈高铁沈阳至承德段、新民至通辽高铁开通运营。沈阳华晨宝马X3、大连英特尔二期、恒力炼化一体化、中石油辽阳石化改造、葫芦岛铝业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华晨宝马沈阳新工厂、恒大文化旅游城等项目开工建设。沙特阿美炼化一体化、华晨雷诺轻型商用车、徐大堡核电二期等项目签约。大连红沿河核电二期、铁岭燃料乙醇、抚顺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进展顺利。
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攻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5%。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华为辽宁大区(锦州)云计算中心项目进展顺利。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8.58件。科技成果转化落地3700多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推进20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打造强企名企,叫响辽宁品牌。鞍钢总产值增长18%。抚顺石化实现利润在中石油炼化企业中名列前茅。沈鼓集团、新松机器人、大连冷冻机公司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7.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89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新增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6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7%。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70万份,农户流转土地1818万亩。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达到35个,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3%。推进传统服务业模式创新,全力打造千亿元市场。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多元发展。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667亿元。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召开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出台23条支持措施。与全国工商联成功举办“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项目签约金额2956亿元。全年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增长5.7%。实现“个转企”11850户、“小升规”669户。
(四)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依法依规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25个。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4万吨。巩固清理“地条钢”成果。对全省非煤矿山实施“五矿共治”。一批“散乱污”企业出清。工业产能利用率稳中有升。因城因地施策,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商品房销售额增长7.1%,县城房地产去库存取得较好成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费1390亿元。工商企业用电成本降低41亿元。网络提速降费、物流降本增效稳步推进。
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覆盖全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开通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省直部门行政职权精简17.7%。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种类压减三分之一。一般性经营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5个工作日以内。“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在全省推开,376项证照实现即办即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开展“办事难”专项整治,清理证明事项530项,清理偿还政府欠款194亿元。为重大项目配备“项目管家”。
事业单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省级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率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省27514个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为2366个,1174个经营性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新组建旅游、健康、担保、辽勤、体育5家省属企业集团。
国企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组建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开展华晨和交投集团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3个百分点,“三项费用”压减3.4%,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5亿元。厂办大集体改革全面有序推进。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全面完成。处置国有“僵尸企业”180户。
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开展分领域省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地到位。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各领域改革的深化,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对外开放全面扩大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召开全省对外开放会议,出台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的意见,制定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创建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接任2019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主席省。辽宁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1.32万家、注册资本2203亿元,45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出台稳外贸政策,货物通关时间大幅缩减。葫芦岛泳装等14个产业集群晋升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36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提档升级。服务贸易发展步伐加快。贸能港(营口)国际商品贸易中心启动运营。精心组织参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省出口总额3214.9亿元,增长5.7%;进口总额4331亿元,增长16.8%。
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招商引资签约重大项目259个,资金总额8588亿元。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516名。对外直接投资稳定增长。加强与京沪苏对口合作。推进东北区域合作。加大对口帮扶支援力度。
(六)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稳步实施
加强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完成大连港、营口港整合,辽宁港口集团挂牌成立。大连新机场选址获批。营口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辽河油田产量连续保持千万吨规模。
加大统筹力度,打破行政壁垒,实施共同行动计划,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27项任务全部完成,“三城联创”取得重大进展。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推进辽西北地区加快发展,阜新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铁岭市到位内资增长20%,朝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7%。辽西北供水工程一期全线具备通水条件。
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壮大乡镇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省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3%。新建“四好农村路”5819公里、改造5207公里,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6293公里。五大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互动性进一步增强。
(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74%,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5%,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6.3%和8.5%,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13%,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高10%。启动早期棚改小区维修改造,新开工建设棚改房6.3万套。完成农村改厕15.6万座。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5处,43万人受益。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弘扬“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新时代辽宁精神,为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开展择校热、大班额及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新增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2.5万个,改造农村薄弱学校3044所,建设61个职业教育集团。立项建设高校一流学科110个、遴选一流示范专业153个。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成10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医联体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670家,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共享工程。举办省第七届全民读书节、第十三届运动会和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辽宁男篮勇夺CBA联赛总冠军。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完善城乡基层治理,创新信访工作方式,实施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计划。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积极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推进“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八)持续用力转变作风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政府工作讲政治、业务工作重党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决肃清薄熙来、王珉流毒和拉票贿选案恶劣影响,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
在全省政府系统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紧盯重要部署实施、重点任务推进、重大项目落地,180项重点任务完成166项,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有效推动改革再深入、实践再创新、工作再抓实。
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省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721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29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结。制定省政府规章、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9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81件,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边海防、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切实加强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等工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参事文史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18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各部委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在省委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辽宁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驻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中央驻辽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辽宁振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去年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三省考察,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领会把握,坚决落实到位,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辽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始终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坚定不移探索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新转型优质发展的全面振兴之路。始终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真抓实干、跟上时代,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探索新路子,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优化环境不动摇,努力在把握精髓、领会要义中明确前进方向,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中理清发展思路,在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中推进工作落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效”字以求,以干事创业的好劲头推动振兴发展的好势头。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个短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主要表现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任务艰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多;有的地区转型升级滞后,经济发展困难较大;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不少问题,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现代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快;养老保险、政府性债务和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优质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供给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干部作风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需加大力度。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