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新加坡籍散货船运载着25万吨巴西铁矿石抵达嵊泗马迹山港,随着“嗡”的一声,港区一架无人机升空“工作”。仅1小时30分钟后,该散货船完成所有相关手续,顺利通过。据悉,嵊泗海关6月单月通关时间仅为1.4小时,在整个杭州关区名列第二,其中无人机技术在船舶水尺计重等业务上的应用使得通关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据了解,水尺鉴定是煤、矿砂等大宗散货在国际贸易上进行结算、理赔、索赔以及计算运费、通关计税的主要依据,传统的水尺计重方式需要海关关员乘坐拖轮或者用绳梯攀爬到轮船侧身进行数据采集,耗时长、成本高。以嵊泗海关所监管的宝钢马迹山港为例,每年进口铁矿3000多万吨,需要使用拖轮500多艘次,每次使用平均需要花费至少3000元,仅这一项支出就超150万元。利用无人机观测水尺,不仅大幅降低拖轮费用,还能将观测时间缩短30分钟左右,降低了船舶滞港费等间接成本。这对企业来说,无疑省时又省钱。今年上半年,嵊泗海关共实施“无人机+水尺鉴重”89架次,为企业节约成本50余万元,节省有效作业时间超45小时。
经过几年的积累,去年开始,嵊泗海关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了“基于无人机的船舶水尺读书智能识别系统”,将视频实时处理技术融合到水尺鉴重业务中,实现了船舶水尺判读的快速化、精确化、智能化,该项目现已通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证。接下来,嵊泗还将进一步提升无人机鉴重在传统鉴重业务中的占比,形成长效机制,并积极向周边口岸进行推广,提高通关效率。嵊泗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