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乎囊括了世界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区域的所有形式。”当人们在谈论经济特区时,往往想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从更宽泛的概念来说,中国经济特区早已从一种形式发展到各种不同面貌的特区。
《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以纪实文学深度解读中国特区,以传记形式回溯中国历史大变局。从最早的5个经济特区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等各种特殊形式的经济区域,再到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多个中国自贸区的建立,中国大地上开启了一场场新的伟大试验。以支点撬动整体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经验之一。
上海浦东新区
作为《浦东开发》原总编辑和《浦东时报》原副主编,《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的作者谢国平是资深媒体人出身,这也是继《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之后,其“中国传奇”系列图书的第二部作品。
特别的是,这本书回到中国历史现场,追踪从中国南部边陲到东南沿海的突破性的历史事件,串联起中国从特区到自贸区的种种变革历程,讲述从深圳特区到上海自贸区的传奇,中国人摸着石头一步步过河,不断地在特定区域实施特殊政策,进行制度试验,以开放倒逼改革。
1979年7月,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84年邓小平视察南方,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最终为深圳写下了25个字: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表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从各个层面描述了经济特区带来的改变。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除了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特区,2005年后的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央还设计了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即建立国家级新区。最早的新区是上海浦东。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谢国平在书中介绍,此时浦东开发开放已经15年,以上海八分之一的人口、十一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上海四分之一的GDP和工业总产值、二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三分之一的利用外资总额,等于在短短15年里再造了一个大上海。
当时向中央申请配套改革试点区的还有深圳、天津滨海新区等,历史这次选择了浦东,以多年改革开放的优势和方案的可操作性,浦东赢得了机会。
为何浦东不叫经济特区,而叫新区?谢国平阐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都指向浦东重要的定位和作用,也意味着浦东和深圳发展模式的迥异。
2016年6月,由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新区达到18个。其中2014年到2016年,中央在三年时间批复了12个国际级新区,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中国新区遍地开花。
谢国平在书中以火车头到动车组形容,如果最早的五个经济特区似火车头拉动了中国经济,那么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等各种特殊形式的经济区域如动车组,使列车跑得又快又稳。
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浦东新区管委会首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推荐时说:“《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路径,读者可以沿着特区——新区——自贸试验区一路读下来,感受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脉络。”
谢国平创作这本书的动力,也与赵启正先生的鼓励有关。2011年,他曾请赵启正先生为他的《财富增长的试验:浦东样本》一书再版写序。赵启正读完书后回复他,希望他继续写下去,能够从‘浦东故事’讲到‘中国故事’,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
中国故事仍在继续。在《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最后,谢国平提到著名史学家唐德刚的“历史三峡”的比喻,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的瓶颈是个三峡。“无疑,在‘历史三峡’中,经济特区是先锋船,凶险、艰难、光荣、梦想也就尽含其中。”谢国平的“中国传奇”系列也将继续写下去,记录中国的发展轨迹与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