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转瞬间,自贸试验区建设旅程又前行了一年,即将迎来6周年的生日。自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始,到如今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并开启新的发展纪元,历经扩区与打造全国范围内自贸试验区纵深格局,从初期探索到如今逐步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改革攻坚与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回首走过的路令人感慨万千。第六年中,上海自贸试验区不仅在改革探索方面迈步从头越,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服务国家战略上也展现出了全新的作为。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项目集中签约
六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原先区域(不含临港新片区)新设企业6.2万户 ,是前20年新设企业总数的1.7倍,新设外资企业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以浦东1/4的面积创造了浦东3/4的产值,以全市1/50的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产值、2/5的贸易总额与1/4的GDP。受自贸试验区推动,2018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首创性项目
一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又迎来了一批全新的全国第一项目:如自贸试验区首家外商投资综合医院——上海阿特蒙医院正式落成,自贸试验区首家外资金融理财培训机构正式开业,首家外国船级社法国必维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国际登记船舶入级检验业务,全国首架综保区内租赁退租飞机异地委托监管在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实现等;而上海自贸区国别(地区)中心理事会、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和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也正式启动运行……
大项目落地
年内一大批重点项目分批次签约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
2019年9月
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盒马(中国)有限公司、士卓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12个外资项目集中签约,分布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各个片区,总投资33.9亿美元;
2019年9月
好时(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罗氏(上海)医药贸易公司、齐切斯特金属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集中签约于上海自贸试验区;
2019年7月
国家电网融资租赁公司、中铝集团、中化集团等多家央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签下逾200亿元的12个项目;
2019年5月
巴斯夫新材料项目、好时(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等11家外资项目签约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及周边区域;
2019年5月
东航股份、南航租赁、太平石化金租等10家融资租赁公司与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推动融资租赁龙头企业集聚;
2018年11月
上海蔚来融资租赁、信德前滩、中俄国际商用飞机12个扩大开放措施项目集中签约;
……
如今,上海自贸试验区实到外资超390亿美元,本外币融资总额超1.5万亿元,服务业扩大开放落地项目超3000个,其中在几十个领域实现全国首创。
受自贸试验区推动,截至2019年8月,上海累计实到外资超过2500亿美元大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超过700家,进一步巩固了上海作为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数量最多的城市地位。
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
推出多项支持政策
为赋予浦东与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推动浦东在新形势下更好发挥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作用,2019年6月《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让浦东与自贸试验区争取在深刻复杂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下以逆势飞扬的态势用出色逆周期的表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更大作为,在改革攻坚中取得更大突破;随后,《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审议通过,明确围绕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可以依法决定在一定期限在浦东新区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本市地方性法规的部分规定,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从而对浦东新区改革再出发、充分获得改革自主权提供法制保障。
一年中,多条促进自贸试验区深入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最新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再度“瘦身”,仅保留37项特别管理措施;《本市贯彻〈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实施方案》(“62条措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关于进一步促进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融资租赁20条”)、《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4.0版)》、《共同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暨汽车产业发展质量认证服务工作备忘录》、《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一业一证”改革的决定》等支持政策陆续发布,进一步优化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全面提升自贸试验区服务与产业功能,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新片区再启新篇
全国自贸区呈“燎原之势”
2019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成立,自此开启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新篇章。立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临港新片区将在自贸试验区原有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改革先行先试试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宜业宜居现代化国际新城、辐射长三角新高地。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在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进一步促进通关便利化、扩大金融开放并增强金融业资金补贴、进一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税制、境内外高端人才特殊支持政策、增强战略新兴产业集聚等方面给予大力度政策支持。如今,首批23个重点项目已在临港新片区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110亿元。
临港新片区支持政策一览
(截至2019年9月)
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指出,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省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此,自首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诞生起,我国共成立18个自贸试验区。从最初上海自贸试验区“一枝独秀”到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朵金花”,再到“辽宁、陕西、浙江、四川、重庆、河南、湖北”纳入自贸试验区之后的“1+3+7”雁阵版图,再到党中央宣布海南全岛设立自贸试验区并探索设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如今6个新自贸试验区的全新加入,让中国的自贸试验区“朋友圈”再添新丁,中国自贸试验区战略在全国已呈“燎原”之势,各自贸试验区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形成大纵深、多层次、宽领域的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服务国家新任务
全力对接上海“四大战略”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至国家战略、全力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党中央在新阶段赋予上海的“四大战略”。作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战略的先行者和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带,上海自贸试验区正深入推进同以上“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多个战略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
2019年6月13日,在第11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举行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开板仪式,科创板正式开板。目前,浦东已成全国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众多产业基地位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0%以上,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科创板正式开板无疑将为浦东科创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具有产业集聚与人才汇集优势,“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重点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将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与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从设立产业创新中心与科创母基金,以及通过浦东科创集团开展产业投资和科技金融服务,构建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支持体系。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概括起来就是“一极三区一高地”,即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上海将抓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虹桥商务区国际开放枢纽三个重点区域,建设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充分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高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与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打造辐射长三角的新高地。
目前,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正逐渐凸显,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8个进博会“6+365”长期展示交易平台项目,陆续有包括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立陶宛、澳大利亚、智利、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阿根廷等地的1000多个商品在展会结束后进入平台展示。阿塞拜疆葡萄酒中心、南太平洋岛国联合馆等一批进博会后的新项目陆续揭牌。如今第二届进博会筹备正酣,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积极对接第二届进博会,服务更多区内知名企业参展进博会平台,在医疗器械、智能制造、高端消费品、日用消费品等方面积极挖掘客户资源,把握万商云集的商业契机,服务更多国际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将更多国际尖端产品引入国内市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苗圃”变“森林”,改革开放的步伐永不停歇,经济发展的动力持续注入。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期待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