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此次打造离岸转手买卖先行示范区,意在采用扁平化的监管模式促进离岸贸易的发展。离岸转手买卖贸易模式使资金流和信息流向上海汇聚,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助力上海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
上海自贸区正在努力打造离岸转手买卖先行示范区。图片来源:浦东时报
2019年11月19日,上海自贸区推出支持离岸转手买卖贸易发展的多项举措。什么是离岸转手买卖贸易?上海自贸区应在哪些方面发力离岸转手买卖贸易?对此,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华、上海社科院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孙立行进行了探讨。
记者:什么是离岸转手买卖贸易?这种贸易模式在国际上常见吗?
卢华:“离岸转手买卖贸易”指的是资金流两头在外、货物不入境的新型贸易模式,即货物的提供方和货物的接收方都与在中国的公司签订合同,资金进入在中国的账户,但货物的交易流程不经过中国港口。从目前政策看,我国是支持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离岸转手买卖贸易的。这种离岸贸易主要有几种形式:一种是中间商模式,利用在商品市场上的信息优势,给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基础;一种是商业代理模式,在上下游链条间提供商业代理;还有一种是跨国公司的集中采购和集中销售模式。
记者:离岸转手买卖贸易对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有何意义?
孙立行:货物运输在海外,资金结算在国内,这种贸易模式使资金流和信息流向上海汇聚。对上海而言,国际订单量增加,贸易结算规模增加,贸易决策中心集聚,同时还会吸引资金运营商、新型贸易商和高端商贸人才集聚,从而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
此外,离岸贸易的发展需要配套的资金结算、保险和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随着离岸贸易的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上海金融服务水平大幅增强,助力上海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很多国内企业也有“走出去”的需求,在海外设工厂并通过海外工厂出口到其他国家,从而增加离岸贸易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上海自贸区促进离岸贸易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上海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
记者:离岸转手买卖贸易原来的发展障碍在哪?这次是如何排除了障碍?
卢华:离岸转手贸易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前严格的展业规则要求三流(资金流、货物流、单证流)合一,这样很多离岸贸易没办法开展。随着离岸转手买卖贸易的需求不断加大,上海自贸区打破了原来的困境,多部门协同采用新的监管模式(探索白名单制度),对促进离岸转手贸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孙立行:离岸转手贸易的订单流和资金流在中国,货物流不在,监管上需要有突破。不久前,上海市银行业发布第二届进博会自由贸易账户离岸转手买卖金融服务方案,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服务进博会上的离岸转手买卖贸易,也是一次针对离岸贸易发展的探索。
记者:上海自贸区有什么魅力吸引跨国公司在中国做离岸贸易?
卢华: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不仅是终极市场。比如进博会不仅是进出口的平台,更多的是在全球市场进行资源配置。
上海自贸区此次打造离岸转手买卖先行示范区,意在采用扁平化的监管模式促进离岸贸易的发展,类似于一个监管的沙盒,在这个沙盒中,进入示范区的企业,可以根据国际惯例发展自己的产业,接受监管部门有效的指导,监管部门也可以进一步探索新型贸易的监管模式。
孙立行:离岸转手买卖示范区,必须给到示范区更大的自由创新权限,在物理围网中探索试错机制。
记者:现在国际上有哪些成熟的转口贸易模式,有哪些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卢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是非常典型的离岸贸易开展的比较活跃的区域,它们便利的资金汇兑、优秀的营商环境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孙立行: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原因之一就是离岸贸易带动上下产业链的需求,比如航运中心的发展和离岸贸易即是分不开的,这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