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与文字,记录南沙的开放气质。3月31日,南沙自贸片区挂牌5周年全网征集活动顺利结束。为期超半个月的征集活动,得到各界人士响应,优质文章、图片和视频纷至沓来,南沙自贸片区“成长”的点滴瞬间持续刷屏大湾区。
鱼米之乡、南沙大桥、南沙景色美如画、自贸区制度创新……经初步统计,此次征集活动共收到各方图片超2100张,征文来稿60余篇。不少网友在投稿中表示,个人经历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期待与南沙继续书写下一个“5年故事”。
南沙海滨公园,市民周末出来活动筋骨,放松心情。
“南沙港更繁忙了,我们更有信心了”
回顾南沙发展史,开放是南沙成长的基因。曾担任霍英东基金会南沙办事处副主任和南沙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顾宝炎,难忘三十年前与霍英东等老一辈共同开发南沙的场景。“坚持改革开放,是开发南沙的初衷。”顾宝炎追忆起霍英东,他希望大家像霍老一样,能跳出南沙看南沙,在更高的高度来审视南沙开发的战略意义。
大岗东隆村的七彩缤纷田园。
开放枢纽,让宋小明自豪地喊出“世界大港,崛起南沙”的豪言壮语。港口让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有机会与南沙结缘。在2013年,中东的几位全球石化领域的大客户在大中国区范围寻找DIT(延迟中转)枢纽,被南沙海关和原南沙检验检疫局的创新模式打动,该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被业界认可。“这几年我到新加坡、休斯敦和洛杉矶等城市拜访客户,客户均对南沙该业务赞不绝口。”
开放成为南沙的标签,让老朋友自豪,让新朋友向往。2006年,马士基集团(下称“马士基”)正式参与投资、管理及运营南沙港二期集装箱码头,2006年至今,马士基每周有17条周班班轮航线挂靠南沙。马士基大中华区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邓韵清回忆,在马士基南沙物流基地的起步阶段,南沙协助马士基成功落地了码头内进出口集拼保税业务,实现了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使保税和非保税业务能实现同仓操作,并且积极推动配合和马士基的系统对接来落实保税和非保税的非物理隔离,名副其实的给客户实现国际物流的多渠道分拨。
德翔海运第一条中国-菲律宾快线直挂南沙港,正是南沙自贸片区挂牌的那一年。“我们和南沙自贸片区共同成长。”德翔海运广州分公司总经理虞璐说,“南沙港更繁忙了,我们更有信心了。”
广阔南沙放眼世界天地宽
这段时间,广州紫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曾宇很忙,他既忙于疫情防控,也忙于企业生产。在广东疫情防控从一级响应变为二级响应前,尽管车程不过几分钟,他已经连续37天没有回家。这次,他们企业研发生产的红外线热像测温仪,被纳入广州抗疫重要应急物资。“虽然此前我们主攻森林防火、无人值守等领域,但短时间内我们能组装出红外线测温仪,迅速推向市场,就是源于南沙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曾宇感叹:广阔的南沙,让他放眼世界天地宽。
开放的南沙,成为了青年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今年1月23日,当国内尺幅最大的毕加索油画通过南沙保税区进入南沙展览,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董事长杨眉松了一口气。这是一单里程碑式的业务,它宣告了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有能力有实力操作全流程艺术品保税服务。回想当初扎根南沙,她说:“南沙接待人员的热情、专业以及广东自贸区的诸多政策优势,让我很快作出扎根南沙创业的决定。”
“在2008年,从香港实验室过来需要五六个小时。现在,南沙可与珠三角主要城市实现1小时内通勤,我们迅速与广州、东莞及深圳等城市的新材料企业建立了很紧密的合作关系及产学研体系。这几年,我们在新材料研究、产品化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先进材料研发部总监吕冬说。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经历,是见证南沙自贸片区成长的最佳载体。从3月16日至3月31日,由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南沙自贸片区5周年全网征集活动顺利结束。主办单位已经摘选部分优秀作品在南方+上予以刊登,优秀作品还将纳入南沙自贸片区挂牌5周年画册。接下来,主办单位还将通过南方+客户端发起南沙自贸片区挂牌5周年十大最难忘瞬间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