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后,新一轮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与体制机制探索,在荆楚密集展开。
武汉、襄阳、宜昌“三驾马车”,以武汉为首。70平方公里武汉自贸片区,全域位于中国光谷核心腹地,万亿集群,“芯”“光”灿烂。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
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被赋予全新的开放使命与机遇。这是自百年前汉口开埠以来,大武汉奏响的对外开放最强音。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政府就要努力为企业营造什么样的营商环境。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企业营造优良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3月27日,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武汉自贸片区建设发展情况时说。
自贸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带着改革的基因而来,是为体制机制的探索、闯关、创新、试错而生。
挂牌以来,武汉自贸片区结合光谷自身的科技创新及产业特色,重点从“放管服”、金融、科技体制、贸易监管等四大领域寻求改革突破。
截至目前,武汉自贸片区实施方案中的207项改革工作事项,已完成和基本完成203项,完成率98.1%。
2017年3月,武汉市提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政务服务改革新要求,东湖高新区率先启动试点。武汉自贸片区挂牌后,发布首批378项“三办”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表单之外无要件,企业和群众前来办事,能获得极佳办事体验。
改革任务有清单,但改革内容不设天花板。“三办”之外,大家对于办事便利度还有更高的期待。
如今,武汉自贸片区对企业注册等办事流程要求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并推出“缩短企业开办时间办事流程图”。在“四办”改革的推动下,企业设立仅需1至2个工作日,产业项目审批仅需25个工作日。武汉的“放管服”改革经验,被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
除此之外,武汉自贸片区还在全省率先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优化企业税务注销流程;设立全国首家自贸区商标受理窗口;完善外国人服务“单一窗口”……通过不断优化政府职能,将开放名片越擦越亮。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
4月20日,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宣布,新兴市场中国总部项目正式落户武汉自贸片区。这是今年以来,首家在光谷设立独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强企业。
“没有你们,公司建不起来。”听说光谷政务服务人员收到材料当日营业执照即获批,霍尼韦尔代理人直呼不可思议。年前,霍尼韦尔筹备设立全资子公司时,疫情初期的光谷政务服务中心尚未开门。即便如此,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局“商事登记党员兜底服务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一直与霍尼韦尔代理人保持联系,从填报名称到经营范围,事无巨细,一步步协助办理。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自贸片区新设市场主体20193家,其中企业16464家。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诞生55家市场主体。
武汉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仅2019年,武汉自贸片区就接连吸引迈瑞医疗、纬创软件、韩国赛尔群、美国联邦知识产权事务所等一批重点企业落户。
创新服务模式,筑巢引凤,不仅推动市场主体更集中,也助力外向型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2019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320.1亿元,占全省33.5%,占武汉市54.1%。
进出口贸易活跃,对通关便利化提出新要求。武汉自贸片区在区域内实施“两步申报改革”等通关新举措,进出口通关时间相比2017年分别压缩54%和93%。
2018年7月,武汉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1年多来,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上线全国首个无票免税平台;“集中审图、集中查验”,包裹从入区到出区平均实效从3天压缩至1天……
一系列举措,助力外向型经济发展交出亮眼答卷:2019年,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占武汉市总体业务量3/4。湖北自贸区首笔整车进口保税仓储业务、全省首单保税融资租赁业务均在这里完成。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2013年,光谷在“芯-屏-端-网”上的产业投入为152.5亿元。2017年武汉自片贸区挂牌当年,达到256亿元,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
“下一步,湖北自贸区将进一步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4月17日,湖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在商务部专题发布会上说。
产业创新,是武汉自贸片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4月13日,长江存储最新128层三维闪存研发成功。这是国产闪存首次进入全球第一梯队,而且同时在容量、密度及性能上领先,意义重大。
在集成电路领域,武汉自贸片区已形成涵盖芯片设计、封装材料、制造、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
2018年8月,我国首款商用“100G硅光收发芯片”在中国信科研制投产,可广泛应用于传输网和数据中心光传输设备。
新型显示器件领域,推进华星光电T4、天马G6一期等重大项目实现量产,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研发和制造基地正在崛起。
此外,武汉自贸片区还推动科大讯飞、上海联影等重点项目,外资和世界500强项目落地,小米等80多家知名企业在片区设立“第二总部”,助力武汉加速成为中国互联网第四极,形成新经济集群。
打造未来创新引擎
大武汉东部的广袤天地中,自贸片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翩跹起舞,持续助推中国光谷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向打造世界光谷的目标不断迈进。
“‘双自联动’的意义,在于开放驱动和创新驱动齐头并进,开放将推动创新进一步深化,创新又能促进企业走出去。”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双自联动”把握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两个动力来源,一个是开放,另一个是创新。中国光谷在主动担当国家战略的创新使命中,坚持把创新发展摆在核心位置,一个个创新集群接续不断,由省、市牵头陆续启动光谷科创大走廊等湖北重大科技战略的谋远规划,为创新动能带来强大引擎。
光谷科创大走廊以高新大道为主轴,以光谷科学岛为重点创新源,以武汉未来科技城、光谷生物城、光谷中心城三园区为核心载体,以关山大道、光谷五路、左岭大道三条千亿大道为延伸,打造高端人才、高端产业汇聚的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形成光谷全新的“1133”创新空间布局。
在未来科技大厦,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美国泛林集团、荷兰阿斯麦尔、美国科磊……全球排名前五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巨头,四家进驻了同一栋楼。在高新大道,全球领先、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迈瑞医疗落户;在华中科技大学,9纳米光刻实验样机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不断迸发……
光谷正以科技创新大走廊为创新横轴,覆盖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光电子信息等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着力打造高端人才、高端产业汇聚的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