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四川迎来哪些机遇

   2020-05-21 7000
核心提示:▲成都国际铁路港图源:成都国际铁路港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成都国际铁路港 
图源:成都国际铁路港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有这些具体要求↓
●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
●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
●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
●支持陕甘宁、川陕、左右江等革命老区和川渝、川滇黔、渝黔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毗邻地区建立健全协同开放发展机制
 
《意见》的发布对于四川来说意味着什么?落实《意见》,四川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A  历史的机遇
 
《意见》可谓是西部大开发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和增强版
 
“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
 
《意见》对四川着笔颇多。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支持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
 
“更高的目标,更丰富的内涵。”在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看来,《意见》7方面36条,内涵更加丰富,且首次引入高质量发展目标。
 
省政协原副主席解洪认为,《意见》可谓是西部大开发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和增强版。
 
开放是最大的机遇。从区位来看,四川不沿边不临海,而改革开放前期的重心是沿海地区,但随着航空业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东风,为四川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提供基础。
 
在此背景下,加上自身基础设施的夯实,四川逐步从西部内陆跃升为对外开放前沿,《意见》明确,支持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一方面提升了四川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同时,通过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必然倒逼改革深入,比如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营商环境的改善,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机遇也存在于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布局和推动实施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
 
“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在西部地区打造若干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企业,按原所在地区已取得的海关信用等级实施监督”……这些对于四川来说,也是重大机遇。
 
“《意见》支持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对四川从腹地变为前沿,形成全新的开放格局,孕育着巨大机会。”关于机遇,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看得非常细。毛中根还注意到,《意见》明确,支持在西部地区建设无水港。“这对四川这种内陆省来说,是非常好的加强开放竞争力的机会。”
 
《意见》提出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在毛中根看来,这是国家给四川的一个礼物,对四川对外开放而言是非常大的机遇。
 
也有挑战。解洪认为,开放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令人鼓舞,但实施的过程,注定充满挑战。深入推进全面开放,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竞争,必然对原有的心态、理念、机制构成冲击,需要我们转变路径依赖,主动适应,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
 
B  国家的重托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础更牢、实力更强的四川将为国家承担更大责任
 
时机,是解洪特别关注的一个点。
 
《意见》发布前夕,我国经济一季度成绩单出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当前,世界疫情还在扩散蔓延。受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全面下行,不确定因素陡增;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域辽阔、发展阶段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同时,经过20年的发展,西部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具备了高质量发展基础条件,因此被国家寄予厚望。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观察到,西部大开发前10年的政策主要是大力推进“主导化、主体化、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其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和产业政策发挥作用较大,使得西部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并形成东西互动格局;201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明确提出“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在财政、税收、投资等10个方面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
 
经过20年的发展蓄积,西部地区不仅经济社会得到长足进步,同时为未来发展蓄积持久动力和基础,为下一步发挥更大作用蓄积动能。这也是当前《意见》出炉的重要背景。
 
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盛毅持同样观点。在他看来,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是包括四川在内的整个西部加大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等“打基础”的10年;第二个10年,是西部地区逐渐培育各自内生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10年,是“练内功”的10年。
 
以四川为例,2000年,四川GDP总量只有4000多亿元,但到2019年,这一数字突破4.6万亿元大关,增长10倍以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础更牢、实力更强的四川将担负起更大责任:不仅推动自身发展,还要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C  现实的路径
 
把历史的机遇、国家的重托变成现实的动力和成绩,需要更多创新、更大开放和更牢的基础
 
国家的重托、历史的机遇,如何变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和精彩答卷?
 
“需要四个继续。”盛毅认为,首先要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打造西部创新高地。如何创新?“关键是不要撒胡椒面,要集中资源、重点突出。毋庸讳言,四川的科创资源集中在成都,那么下一步就应该从这里入手。”
 
其次,怎么构建内陆开放高地?他的观点是,与“不聚集就不能做大做强”的科创不一样,开放讲究的是“怎么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除了有形的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外,还有很多机制体制层面开放,需要创新改变。
 
第三,在产业体系打造上,要继续重点强化“5+1”现代工业体系的打造——整个西部,四川在工业领域是有优势的。今后除了锁定“5+1”现代工业体系外,还要特别关注新技术和新业态。
 
最后,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除基础设施外,还有城乡差距、不同区域差距如何缩小的问题。大方向来看,一方面要加速推动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另一方面,在区域协同上,要拿出更多针对性、差异性政策,尽快缩小省内差距。
 
“要在结合上做文章。”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落实《意见》,对四川而言,关键要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结合,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抓手。
 
对外开放方面,戴宾认为,这几年四川做了很多工作,也形成了好的开放势头。“下一步,应该把国家要求和四川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把开放平台做得更好,真正成为西部开放高地。”
 
做好结合文章,也是李后强所强调的。他认为,抓住机遇,关键是在新格局上下功夫,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文章,从重点抓项目、资金,到真正实现体制、机制的转变,同时,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结合,形成多重战略叠加效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将认真领会相关精神,制定实施意见,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做好盘点,即梳理《意见》中提出的具体政策和项目,做好落地;二是要做好研究,尤其是比较研究,比较四川和东部沿海地区,明确哪些经验可以拿来,哪些需要自己探索。

 
新闻多看点:
 
当下的城市竞争,谁能抢先占据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关键节点,谁就距离“世界城市”更近一步。
 
5月17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重磅公布。其中明确提出,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关于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布局,成都早在两年前就已开始筹谋。
 
近日公布的2020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700万人次,成为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两大起点枢纽城市之一;中欧班列(成都)年度和累计开行量位居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全国进出口贸易整体下滑的态势下,四川却实现逆势增长,成为前十大外贸省份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一个。据统计,一季度成都贸易进出口增长14.1%;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再获“全国冠军”,进出口值连续24个月居全国首位;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开行447列,同比增长92.7%,运输货值126亿元,综合运营指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从历史上的南方丝绸之路,到如今“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地位凸显、机遇叠加,这座始终站在中国内陆开放前沿的城市,正释放出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正在迎来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一群“老司机”的见证
▲中欧班列司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梁宏亮 摄(资料图)
 
难以突破的物流困局,曾一度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成都,一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距离最近的沿海港口大约1700公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资源要素流动及物流的主要方式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青白江驶出,直奔欧洲大陆腹地——波兰罗兹。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1/3,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8左右,这从根本上打破了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
 
成都铁路局成都机务段指导司机仲俊斓,正是这一趟横跨亚欧大陆班列的首位驾驶者。
 
作为中欧班列(成都)高速发展的见证者,仲俊斓清楚地记得,从2016年开始,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机车从韶山3型机车换成了和谐号。“和谐号故障率特别小,牵引力特别大,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20(公里/小时)。”
 
列车的提速,也让仲俊斓和同事们越发繁忙起来。“以前刚开中欧班列的时候,开行的班次很少,知道班列的特别少,会用这个班列的也很少。一周下来,我们每个人也跑不了几趟车。”仲俊斓回忆道,现在每个人的休息时间越来越短,“而且,以前基本上是白天装货晚上走,现在白天出发的车也渐渐多了起来”。
 
另一个明显变化也让仲俊斓印象深刻——班列上的集装箱变得越来越“洋气”和多样化。“以前的集装箱,看起来很‘土’。因为拉的大型、笨重物品比较多,比如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现在,车上不仅多了红酒、牛肉、咖啡、四川土特产等,产品种类的丰富也让集装箱的样式变得多样起来,“刚开始只有中文标识,现在还有了英文标识”。
 
7年来,许多和仲俊斓一样的“老司机”,在日复一日的前行道路上,见证着成都融入“一带一路”的轨迹。
 
据统计,中欧班列(成都)已累计开行超过5000列,年均增长率达120%以上,进出港货值从2017年的577亿元,2019年增长到1250亿元。2013年至今,成都国际物流通道全面拓展,12条国际铁路和海铁联运通道,境外直达站点增至26个,境内互联互通城市扩至15个,辐射范围拓至欧洲、日韩、东南亚和美洲东海岸地区。中欧班列、国际班列开行量持续领跑全国。
 
从“借船出海”实现“驾船出海”,“老司机”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渐次丰满着成都这座中国西部城市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羽翼”。
 
一个国家级经开区呼之欲出

▲中国成都国际铁路港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如果说,中欧班列让内陆地区成为向西、向北开放前沿,中欧班列(成都)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发展带来了新动能。那么,成都国际铁路港,则是这一领跑全国的“成都速度”背后的载体支撑。
 
作为中欧班列(成都)的始发地,面积33.85平方公里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全国唯一依托铁路港设立的自贸片区,已获批国家综合保税区,入列首批国家级陆港型物流枢纽。
 
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成为前十大外贸省份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这一成绩背后,离不开成都国际铁路港对成都乃至四川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支撑。
 
同期,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的青白江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6.1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居成都中心城区第一。其中出口总额27.4亿元,同比增长83.1%;进口总额8.7亿元,同比增长38.8%。
 
开行7年来,中欧班列(成都)已与四川省达州、自贡等12个市州共建“亚蓉欧国际班列”基地,年均带动四川省进出口贸易100亿美元以上。
 
另一个逆势增长的数据更为直观——截至今年2月14日,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运送货物11.7万吨。疫情期间,国际货运受阻,中欧班列(成都)变身铁路“外交官”,及时化解突发挑战,架起中欧防疫及常规物资输送“绿色通道”,不仅解决了部分欧洲国家医疗物资缺乏的燃眉之急,也为本土企业出口提供了便利。
 
比如,成都季茜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皮鞋制造厂家,公司境外订单以前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出口。但由于很多货物公路运输受限,该公司将全年的境外订单全部放在了中欧班列(成都)。
 
5月11日,近8万单、货值达208万元的跨境直邮商品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奔赴欧洲抵达荷兰蒂尔堡。依托顺丰国际境外配送网络,这批跨境电商物品在3日内即可完成面向欧洲全境的个人消费者配送。
 
6天之后,成都国际铁路港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5月1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
 
事实上,在此前的2019年6月,国家商务部外资司已明确蓉欧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铁路港经济开发区)纳入国家级经开区两年培育期,培育期起始时间为2018年10月30日。待培育期满时,若各项指标在被培育开发区中位居前列,即启动升级办理程序,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如今节点将至,又被这一事关西部地区发展新格局的重磅文件“划重点”,国家级成都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已是呼之欲出。
 
一座城市开放格局的新变
▲成都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拥有4500年文明史、2300年城建史,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成都,自古就是对外开放交流的区域门户城市。
 
早在2018年6月,成都召开对外开放大会提出,“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重塑对外开放新格局”,明确要求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紧接着,2018年6月19日,《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印发实施,对成都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从“区域门户”到“国际门户”,成都如何标注这一全球城市坐标?
 
也是在2018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迎来历史性重要时刻——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大关。成都成为我国内地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的城市。这一年,成都新开通10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和2条全货机航线,填补了欧洲和北美洲洲际全货机航线空白。
 
2019年,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700万人次,成为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两大起点枢纽城市之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月,成都通航航线总数已达359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127条,航线数量稳居中西部第一。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彰显出成都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的向好势头。
 
如今,开放的成都再获加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在“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多重机遇叠加下,承东启西、联通欧亚的成都,正加快向世界城市迈进的步伐。
 
在近日公布的2020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优布局、促开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也被列为2020年成都的重点工作之一。具体而言,成都将在加快建设对外通道、不断壮大平台载体、切实加强开放合作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转载本文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如果您发现本公众号有发布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1992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