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全球首个总部外功能中心——数据综合业务基地在中心商务片区全面启建,标志着亚投行及其成员国对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发展环境、金融组织机构承载能力与未来可提升空间的认可。挂牌五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抓手,信步改革春风,用好“先行先试”;以打造市场和机构两大矩阵为全局视野,集聚优质企业,做优特色产业,持续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创新厚植发展“沃土”
天津自贸试验区肩负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责任,其谋篇布局与金融产业的开放创新密不可分。2015年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金改30条”)成为助力天津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重要引擎。
五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稳步推进,精准落实。在“金改30条”准予实施政策全部落地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了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保税租赁业务管理办法、首个商业保理行业监管办法等相关措施,为做优做强区域特色产业提供强劲支撑。
“金改30条”的落地实施和自主管理办法等措施实现了天津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开放创新,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和政策创新红利不断显现,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厚植发展“沃土”。
特色产业亮出“金字招牌”
在政策鼓励的驱动下,天津自贸试验区深化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从企业集聚到配套制度,从创新租赁模式到业务扩围升级,历经多年打磨,实现融资租赁领跑全国。在今年3月发布的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成果案例中,有三分之二来自融资租赁这块“金字招牌”。
凭借极具吸引力的制度优势和“专家+管家”的服务模式,截至2020年3月,天津港东疆片区目前累计新登记各类租赁公司达到3300多家,其中商务部认定的外资租赁公司1100多家、SPV项目子公司2005家,总注册资本5778.4亿元,租赁资产总额超万亿。
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完成1613架飞机,122台飞机发动机,196艘国际船舶,24座海工结构物租赁,租赁资产总额过万亿元,业务规模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天津自贸试验区目前已形成SPV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资产包租赁等40余种独具特色的租赁模式,并在飞机、船舶发展较为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融资租赁与电力设备、海洋工程等实体经济结合的全新路径,丰富租赁业务形态,提升国内租赁整体水平。
金融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2019年底,天津成为全国继上海、海南之后第三个上线“FT账户”体系的地区,标志着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进入了全新阶段。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副局长刘宇表示,从FT账户获批上线可以看出国家对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殷切期待,也体现了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高地对于京津冀乃至整个北方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截至今年3月底,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开立457个FT主账户和900个FT子账户,办理FT业务454.75亿元。“FT账户在天津尚在起步阶段,很多企业还不了解其功能和价值,接下来要加大推广力度,尽快提高账户覆盖率。就天津自贸试验区区内企业而言,力求做到符合账户开立条件者‘能开尽开’。”刘宇介绍说,“FT账户在天津上线具有‘战略意图’,它将成为北方金融创新和开放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京津冀区域金融业态空间布局和服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企业的有力工具。”
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FT账户的作用在逐渐显现,但账户功能还有很大拓展空间。刘宇表示,现阶段在借鉴复制先行地区FT账户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要结合宏观审慎原则和区域经济特点,围绕企业实际需求,逐渐开放FT账户功能,这是一个有序深化的过程。最终目标是使FT账户跨境支付、结算、投融资等基础功能完备,依托FT账户的组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丰富,FT账户成为在宏观风险可控前提下真正能够支持市场主体实现跨境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的基础工具。近阶段,可以在全功能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境外融资发债、为企业解决汇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的衍生品业务等几方面积极试点。
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新阶段、新形势下也将迎来新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改革任务,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如何推动新一轮的金融开放与创新……“这或许要回到金融的本源去考虑问题。金融最核心的两个功能就是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和风险管理问题。”刘宇介绍说,“天津本身就是产业高地,所有的金融‘动作’都需要围绕产业展开,通俗地讲,就是要把产业金融做好。”
天津自贸试验区拥有很多体量型产业,除融资租赁外,商业保理也是一大特色。国资委管理的97家中央企业中,已经有20家在天津设立商业保理公司,约占全国央企背景保理公司的60%。保理企业的整体开业率达到40%以上,远高于全国20%的平均开业率。且在开展试点、拓展业务等方面有着“先行先试”的优势,如果能够建立健全盘活流动的机制,将极大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刘宇分析,就天津自贸试验区而言,要围绕实体企业的三类基本需求——贸易流通、资金融通、风险管理——来布局金融产业,改善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效率。在贸易流通方面,可以探索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大宗商品离岸市场,与国内期货市场合作开展期现结合、保税交割等业务,共同提升中国企业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国际定价权。在资金融通方面,可以探索依托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新型、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在风险管理方面,积极导入境内外投行和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相关业务的功能主体,探索发展场外业务清算基础设施,为北方区域市场主体应对和分散各类经营风险提供多元金融工具。此次亚投行与天津的深入合作,为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进一步集聚各类境内外金融机构,运用新科技、新技术,实现金融创新、产业提升和突破,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发展“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