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2020年第二季度活动——“专业人才资格认可研讨会”在南沙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活动由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暨南大学主办,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工作局、暨南大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广州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广州南沙区教育局、广州南沙区卫生健康局、广州南沙区司法局联合承办。
2019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打造了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的交流品牌,据悉,本次活动是2020年度交流会“3+1”系列第二季度活动,也是大湾区首次围绕专业人才资格认可主题举办的研讨活动。推进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对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意义重大,有利于拓展港澳专业人才就业创业空间,推进粤港澳三地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本次活动邀请粤港澳三地建筑、教育、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专业领域负责人、行业协会代表及企业家代表共70余人参加,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以“线上+线下”和“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的形式,现场连线港澳嘉宾,旨在充分了解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需求,明确下一步对接方向和措施,建立粤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常态化联络机制,推动南沙与港澳在相关领域规则对接率先取得突破。
在开场致辞中,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杨庆华指出广东省出台《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的实施方案》后,广州市各部门积极响应,正在全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南沙举办本次研讨会将加快实现港澳人才在大湾区便利、自由执业。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吴紫薇指出合作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南沙正在加快打造国际人才特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示范区,希望通过本次深入探讨,研究和推动粤港澳在建筑、教育、医疗领域的专业人才资格认可方面实现更多突破,助力南沙成为港澳专业人才执业、创业的首选地和优选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资源深度融合。
本次活动主会场由暨南大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原暨南大学校长胡军主持,多位港澳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畅谈港澳专业人才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体会与需求,为南沙下一步推进港澳专业人才资格互认、释放南沙引才聚才的“虹吸效应”建言献策。香港建筑师学会前会长邝心怡女士表示,香港建筑协会与大湾区多个城市已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为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提供了广阔平台,她提出建筑专业人才资格认可的相关需求,并探讨了在南沙率先试行香港建筑师负责制的可行性。华记环球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欧颖刚先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最直接、最便利,且能产生巨大效果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大湾区建设为澳门建筑师提供了新的空间、平台和机遇,推进专业人才资格认可有利于专业技术互补,实现大湾区城市间资源共享,并针对如何吸引港澳建筑师提出给予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服务等具体建议。暨南大学广州校友会副会长兼理事长冯能文先生针对如何推动港澳居民在大湾区任教提出了“配备港澳教师到港澳子弟学校或者港澳子弟班任教、在内地引进DSE考试体系、协助港澳居民熟悉内地教师资格认定政策、给予在大湾区任教的港澳居民生活上的福利配套”等切实建议。香港医学会会董唐继昇医生建议对香港医生进入内地执业提供便利,简化开设私人诊所的批准程序,降低时间成本,提高效率,优化监管政策。
在建筑、教育、医疗领域三个分会场中,与会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专业领域负责人、行业协会代表及企业家代表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展开更深入的交流。通过活动,各领域分别建立粤港澳三地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常态化交流机制,为未来进一步探讨和推动三地人才资格实现互认开辟有效渠道。
近年来,南沙一直积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致力于推动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工作。在建筑领域,建立南沙与香港建筑、规划领域常态化合作机制。在教育领域,探索开展穗港澳三地教师资格审核与聘用试点工作。在卫生领域,开展港澳执业医师资格认可工作。在劳动仲裁领域,在全国率先试点聘任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在职称评价方面,获批工程系列建筑工程和交通工程系列副高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权,探索设立港澳专业人才评审组。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匡致远局长在会上介绍了《广州市南沙区关于加快推进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南沙在职业资格互认领域印发的首份纲领性文件。
本次活动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南沙在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上取得突破。到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表示,活动紧贴粤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主题,充分了解各界需求及障碍,对下一步推动相关领域在专业人才资格认可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希望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持续发挥效用,为南沙未来在相关领域实现与港澳的人才互联、资格互通拓展更广阔空间,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通讯员: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