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作为制造业大市,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靶向施策,为企业精准纾困。今年二季度,全市主要金融指标呈现回升态势。1—6月,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5%;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53%;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07%。
解困 近九千家企业获调整还款计划
盛夏时节,永春某企业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自动化设备正忙碌着给生猪投放饲料。此前,受疫情影响,该企业急需流动资金用于采购猪仔及饲料。得知情况后,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采用抵押、“信用+”组合担保方式,于4月30日给予该企业2150万元授信,年利率仅为3.35%,有效纾解了其资金压力。
疫情使这样的中小企业面临挑战,但金融政策持续发力,又让他们心里更加有底。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迅速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七条措施的通知》《关于严格落实各项金融支持保障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措施,从稳贷、增贷、降成本等方面为企业抗击疫情雪中送炭。
“惠企”政策不能只是一纸文件,为让其真正落地见效、受益于企业,我市在多轮摸排调查困难企业的基础上,成立金融服务企业专业小分队,开展“百名行长进企业”专题活动,在企业“家里”现场解读政策的兑现方式和渠道。
目前,这些举措成效显著:今年前6月,我市累计为9232家企业调整还款期限、延期付息、降低贷款利率等,涉及贷款金额586.3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降低0.3个百分点;此外,还有3225家企业获得增贷,568家次受疫情影响企业通过应急周转资金获得转续贷。
改革 超四千家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融资
为加快企业复工复产进程,今年,我市加大多项金融改革力度,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在石狮市华宝明祥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经过解冻、清洗、蒸煮、杀菌等一系列程序,一个个鱼罐头行销海内外。疫情之下,该企业订单不降反升,每天要消化掉100多吨的鱼品。在临近休渔期,该企业急需资金大量储备水产品原材料的时刻,石狮市六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今年以来已投放给华宝明祥约2500万元的资金,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
华宝明祥只是我市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受益者之一。今年以来,我市开展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倍增推进计划,探索开展“供应链平台+担保+银行”模式,品尚、一品嘉、辅城网、腾程泛家居等一个个供应链金融平台茁壮成长,为企业融资多开辟了一条“门路”——今年截止到5月末,全市已有4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借助龙头企业及各类供应链融资平台获得融资126.79亿元。
与此同时,加大增信支持、完善企业公共信用评价、创新融资对接等工作齐头并进,为企业寻找资金“活水”。 其中,全市11家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均与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建立风险分担机制,10家银行业机构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签署2∶8风险分担协议,探索龙头企业反担保、抵押物二押、应收财政补贴款质押等融资担保模式,为企业“担保”业务分担风险。疫情发生以来,已累计为449家中小微和“三农”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涉及金额5.75亿元;截至目前,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融资在保余额12.13亿元,较年初增长50.87%。
服务 普惠金融覆盖四成以上小微企业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疫情之下,我市为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方面没有止步,成绩同样亮眼:深化泉州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方面,已累计办理367笔,有37家台资企业享受政策福利,涉及金额约1.31亿美元。构建金融基础数据方面,推动建立集中统一的普惠金融数据库,促进线上普惠金融业务创新发展,首批拟采集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医保局、市公安局等7个单位的数据。实施资本追赶计划方面,今年共有181家企业入选市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名单,将获得重点辅导,其中挂牌后备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达26.47%。
“支农支小”工作是发展普惠金融的一部分。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我市金融机构不断下沉服务、创新金融产品,与小微企业及“三农”的黏性与日俱增。这样的利好在数据上得到体现——今年截至5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07.53亿元,同比增长10.12%;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32.86万户,同比增长7.17万户;小微企业信贷覆盖率为40.37%,比年初增加1.5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