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非洲地区经济面临衰退隐忧。专家认为,推进覆盖54国、12亿人口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非洲自贸区)建设有助于非洲经济渡过疫情难关和转危为机,并为未来重振经济铺平道路。
困境中有希望
2019年7月7日,非洲自贸区正式宣告成立。由于疫情等原因,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未能按原计划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专家表示,疫情之下,非洲各国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空间有限,推进非洲自贸区建设,是非洲经济渡过疫情难关的有效方案。非洲应借此转危为机,促进工业化发展,实现部分产业本土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壮大私营经济。
今年5月,旨在扶持非洲本土公司发展的综合性平台、非盟合作伙伴“非洲冠军”联合咨询机构发布《非洲自贸区元年报告》说,疫情可能促使非洲重新平衡其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促使非洲转向发展更分散和多元化的区域内制造中心;非洲还面临加速发展电子商务、推进数字经济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并有望发展绿色经济。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薇拉·松圭近日表示,非洲可以借助非洲自贸区建设来摆脱疫情带来的经济困境。非洲自贸区在加速非洲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挑战中起步
截至目前,非盟55个成员中,除厄立特里亚外,54个成员已签署非洲大陆自由贸易框架协定,其中南非、埃及等30个成员已按本国相关法律程序批准了该协定。
自贸区在部分运行细节上也取得突破。今年1月13日,自贸区运行所需的关键辅助工具、用于监测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在线报告平台正式上线;7月7日,非盟联合非洲电子贸易集团启动电子商务平台Sokokuu,推动非洲发展电子商务。
据了解,在框架协定下将按三个阶段展开谈判。第一阶段主要侧重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争端解决机制,第二阶段围绕投资、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相关议题,第三阶段包括电子商务等。目前,谈判已转到线上进行。第一阶段谈判,各方尚未就货物原产地规则、关税减让表等关键议题达成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朴英姬撰文说,非洲国家对建立非洲自贸区政治意愿强烈,并对非洲自贸区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前景持积极乐观态度。
朴英姬认为,当前非洲大陆区域贸易增长面临三大障碍:一是生产能力薄弱、经济多样化程度低;二是与关税有关的贸易成本及关税自由化时间表实施缓慢影响了自贸协定效力;三是贸易物流低效、基础设施薄弱、信贷成本高昂等非关税阻碍因素导致贸易成本高昂。
中非合作机遇
非盟表示,希望借助非洲自贸区建设,为商品和服务创建单一大市场,同时实现资金和人员在域内自由流动,为未来创建非洲大陆关税联盟、非洲共同市场以及最终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铺平道路。
分析人士认为,非洲自贸区将极大扩展市场容量,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升区域内各国生产力和竞争力。作为中非产能合作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重要依托,中非经贸合作区和产业园区在非洲自贸区框架下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自2007年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正式揭牌以来,中方投资主体在非洲已建成众多初具规模的各类经贸合作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形成制造装备、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多个产业群。
南非标准银行经济学家杰里米·史蒂文斯告诉新华社记者,一个更加开放的非洲市场意味着更多更大的机遇,零售、电信、银行、基础设施、农业和能源等多个领域将涌现新的投资机会。
一家加纳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布赖特·西蒙斯对新华社记者说,更多中国投资者可以考虑来非洲建立产业集群,以产业园区为重要平台,将中间产品转化为最终产品,销往非洲大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