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也是“改革攻坚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和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动员大会精神,聚焦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目标,聚焦15项改革攻坚,全面反映我市深化改革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集中展示烟台在改革攻坚中的好典型好经验,本报特别推出“风劲帆满海天阔——改革攻坚看烟台”大型系列报道。
“自贸区篇”共5篇,全方位展示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挂牌近一年来,主动对标全国先进自贸区,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国新设自贸试验区前列的创新成果和改革成效,敬请关注。
自贸区烟台片区29.9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有勇担使命、勇立改革潮头的追梦人——
激荡梦想的力量
盛夏时节,行走在自贸区烟台片区,“新风”扑面而来——制度之新,一年来,凝练总结上报创新案例23项,全省或全国首创率超过60%,体制机制焕然一新;项目之新,一个个“硬核”项目加速推进,全面落地开花,“蓝色、高端、新兴”的发展导向更加突出;环境之新,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城市品质深度提升,一个开放、包容、靓丽的现代滨海新区呼之欲出。如果驻足这里深刻思量,会发现锻造眼前这新气象的,恰是一个个有担当、有梦想、敢于逐潮的“追梦人”。
01
深植“五种基因”
扛起烟台片区使命担当
在自贸区采访,记者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开发区是奋斗者的舞台,也是干事创业的最好平台。作为开发区的干部,一定要珍惜岗位、珍惜平台,必须展现不一样的特质、不一样的作为。
何为“不一样的特质”?从几位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可窥豹一斑。
采访当天一大早,记者就碰到了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鞠锦源。“走路带风”的他边接电话边走进办公室,拿起桌面上的一个本子就又开始打电话。
从事招商工作21年,鞠锦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上班在笔记本上列一张明细,上半部分是“昨天遗留问题安排”,下半部分是“今天要做什么”,以此为据,挨项工作落实,绝不含糊。
在他办公室入门一侧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项目名字:
智能装备中心——德国医院项目、海外直升机项目、工业智能机器人项目、美国医学诊断检测项目、智能芯片项目……
现代服务业中心——安源水产香港上市、海工租赁项目、创新科技园……
国际合作中心——招商思路四个方面、招商目标、参与大项目洽谈学习谈判技巧……
“这是我对分管处室近期工作的设想和打算,‘项目上墙’让自己随时能看到正在做的工作,完成一项划掉一项,有新的再填充进来,形成一个动态。”鞠锦源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项目为王的时代,开发区更是举全区之力,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招商人”,必须要有格局、有魄力、有激情,始终保持开放型思维,勇当开路先锋,久久为功,干事成事。
4月30日上午,艾佳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烟台开发区拿到了刚打印出来的营业执照。
今年4月,俄罗斯最大医疗器械企业艾佳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落子”开发区,引来各方关注。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开发区招商局获知这个项目线索时,已有南方和省内的三个城市在和俄方接洽,又适逢疫情,沟通联系“难上加难”。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招商部门成立专门团队,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向俄罗斯投资方全方位、立体式介绍开发区投资环境,打消对方疑虑,为俄方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尤其是得知俄方疫情严重、防护物资紧缺后,招商团队多方筹措,积极援助,更大大增加了投资方的信心,最终在这场四个城市的较量中胜出。
“不争第一就是混。自贸区建设事关长远,我们混不得。” 鞠锦源字字铿锵地说。
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管委会综合部负责人谭颖,是个身材娇小、语速很快的“辣妹子”。
这股“辣”劲,格外体现在她对工作的“拼劲儿”。用谭颖自己的话说,“干自贸区是一个特别有嚼头的活儿,舞台很大,挑战也很多。我们一定要有闯劲儿,要时刻保持争第一的心态。要做,就做到最好。”
今年3月份,有一家外商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打算落户自贸烟台片区,对于这样一个新事物,当时还没有很明确的注册标准和流程。不想放弃的谭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反复与省人社厅、省商务厅、人社部、商务部沟通,“走了不少弯路,打了无数个电话,嗓子都肿了。” 最终,省人社厅给予回复,可以在自贸区设立此类机构。4月9日,我省首家外商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筹建)在烟台自贸区获批,成为省内自贸改革先行先试的典范。
……
类似迎难而上、 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例子,在自贸区党员干部身上数不胜数,几成常态。
何为“不一样的作为”?
无须赘述。自去年8月31日挂牌运行以来,自贸区烟台片区奋楫起航,不舍昼夜,一系列“看不见”的规划和看得见的变化,在这片热土上酝酿、发生、定格、升腾。从自贸创谷到国际贸易中心,从国际生物药谷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从城市品质到体制机制创新,记者采访所到之处,满眼皆是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