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联通之梦从这里起航
在江苏自贸试验区中,连云港片区拥有江苏唯一的海港,张磊表示,这是连云港自贸片区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已拥有覆盖东南亚、美西、中东波斯湾、南非等重要国际港口的远近洋航线73条,其中海河联运航线11条,实现了江淮流域全覆盖。金属矿进口、粮食过境运输、滚装汽车出口等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港口吞吐量完成1.26亿吨,增长3.5%。国际班列完成2.5万标箱,增长42%。合同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额分别占全市比重的80%和17%。汽车工程机械滚装出口业务上半年完成4.03万台,同比增长67%,预计年内将突破10万台,跻身全国港口前三。
连云港港口上,矗立有一尊铁轨和船锚相融相连的雕塑,象征着“铁路与码头在这里交汇”,也意味着新亚欧大陆桥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衔接。在这里,每一列集装箱都承载着联通世界的梦想,“日本—连云港—蒙古国”班列从这里首发,二连浩特跨境运输口岸新近开设。
目前,连云港承接了哈国过境中国80%以上的货物,连云港至阿拉木图班列用时缩短至6.5天,综合费用成本全国最低,进口、过境班列满载率、重箱率均达到100%。
一方面,运输能级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口岸功能不断优化。张磊告诉荔枝新闻,连云港港口现已成为我国铁路给予全面数据交换、哈国铁路允许实时查询的唯一港口。国际邮件互换局、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资质申报持续推进。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已实现智能化调度、可视化生产、无人化作业,哈国东门无水港换装系统投入运营,上合物流园获批全国优秀物流园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功能进一步完善。
不仅如此,港口上的国际班列时效分析系统还能对班列运行时效数据精准“画像”,实时监管进口粮食“边检边卸”,并拓展了泰国大米过境出口塔什干业务,使得“哈国小麦”与“泰国大米”实现东西双向对流、重去重回;推出多式联运“一站式”监管服务,实现航运物流全程“零待时”信息传递,这促使国际班列每箱节约60%费用、运行效率提升74%。
压实促发展的政务“家底”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连云港自贸片区新增注册企业3232家,市场主体达到4402家,较获批前增加2.8倍。市场主体日益活跃的背后,支撑着的是连云港自贸片区加快形成的支持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落实的政策体系。
张磊介绍,在江苏省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的132项任务中,连云港片区涉及128项,任重而道远。片区成立一年来,已完成或正在推进120项,有效实施率达94%。并结合连云港特色制定出台《连云港片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190项任务。此外,连云港市还新增财力市级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港航物流、贸易升级、人才保障等重点领域。海关、市场监管等市级部门出台了22项扶持政策。
围绕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连云港片区加快建立了企业需求征集平台和办理信息反馈制度,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出台《制度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积极承接江苏省级首批171项管理事项下放权限。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开办耗时已全面压缩至2个工作日。成立自贸试验区巡回法庭,创新推广企业非诉讼纠纷化解“管家服务”,提升片区法治化水平。简化一、二类外贸出口企业出口退税审核流程,实行出口退税“先退后核”。先行先试一般建设工程施工“免许可”、市场监管领域容错免罚等多项举措,创业氛围进一步激发。
现如今,热火朝天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已在连云港片区展露出现实的模样。慧智新材料、云汉智能科技、中远海运LNG装备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中科院能动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共享交换试验区等省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国内首艘南极磷虾专业捕捞加工船已开赴南极。借着自贸东风,连云港片区正在扶摇直上书写着新时代的“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