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3问成都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

   2020-09-16 5940
核心提示:前8月成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4.9%,高出去年全年增速8个百分点。  成都外贸逆势高速增长的支撑力在哪、有什么亮点、后劲动能
                前8月成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4.9%,高出去年全年增速8个百分点。
 
  成都外贸逆势高速增长的支撑力在哪、有什么亮点、后劲动能如何?
 

▲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数量在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 图片由成都国际铁路港提供
 
  半个月前,成都国际铁路港上演一个重大历史性突破: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数量在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这一突破,既展现了成都的开放之势,也与近日亮相的一组数据相辅相成。
 
  9月10日,成都海关公布了前8月外贸进出口运行情况。今年1-8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146.7亿元,同比增长22.7%,在全省外贸运行中,成都的“主干”引领作用突出,继续保持着“领头羊”地位。
 
  据海关统计,前8月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4545.2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8.3%。与去年全年同比增速16.9%相比,今年前8月成都外贸同比增速高出去年全年水平8个百分点。
 
  众所周知,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给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冲击和挑战。那么,成都外贸逆势增长的支撑力在哪、有什么亮点、又有怎样的后劲动能?
 
  1问:支撑力在哪?
  数据说话:1—8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4545.2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出口2559.3亿元,同比增长25.2%;进口1985.9亿元,同比增长24.4%。
 
  密码解析:持续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国际通道“畅” 供应链“稳”
 
  “今年以来,成都外贸进出口各单月同比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从成都海关提供的一份名为“成都外贸逐月图”数据表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前8个月各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因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同比增速是最低的,为12.1%,同比增速最高的是今年5月份,达49.0%,而今年8月份同比增速为24.9%。
 


  今年,一场全球蔓延的疫情,给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国际客运航班骤减甚至停运,国际货物运输受到了阻碍,按理说这种影响必然会传递到外贸运行上。那么,为什么成都今年以来各月的外贸进出口还保持着“两位数”的稳定增长呢?
 
  从2016年3月开始,TCL就搭乘成都的中欧班列,组货成TCL专列,把大量的半成品、零配件从成都运往欧洲,4年里TCL成都工厂出口量和出口额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今年,尽管遭遇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但是成都克服疫情对班列开行计划和组织发运的不利影响,全力保障了中欧班列(成都)在疫情期间不停运,有效确保了国际产业链畅通、供应链稳定。
 
  这一举措,让TCL深受益处。据TCL成都工厂供应链部经理蒲海介绍,在成都的国际物流通道畅通保障下,促进了TCL出口实现逆势增长,仅今年一季度TCL搭乘中欧班列(成都)的出口同比增长了200%。蒲海说,正是基于这种高效畅通、低成本、无缝连接的国际物流开放通道优势,TCL计划年内把80%的产能转移至成都。
 
  疫情发生后,作为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门户枢纽,成都充分发挥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优势,一手加密国际班列,一手推动国际(地区)航线“客改货”,有力保障了供应链稳定,促进了国内外市场循环。
 
  在疫情影响下,国际航空运输受到较大冲击,国际客运航班大量取消,锐减客运航班腹舱载货运输能力。成都主动与全市外贸型重点企业对接沟通,掌握企业诉求,实时跟踪企业生产进度和进出货安排,并与航空公司积极衔接,根据航班安排为企业制订应急解决方案,全力保障我市重点企业国际航空供应链畅通。
 
  疫情期间,成都以国际航空供应链保通保运保供为切入点,在持续协调推动全货机定期航线稳定运行的同时,积极支持航空公司开通“客改货”国际(地区)航线,并启动重大运输包机业务,“三箭齐发”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运输、国际贸易企业进出口、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国际采购等航空运输需求。今年5月,双流国际机场起降架次超过2.4万,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
 
  近日,从成都民航西南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了解到,8月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实现货邮吞吐量5.37万吨,同比下降6.96%,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2问:亮点是什么?
  数据说话:前8月,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35.6亿元,同比增长42.6%。同期,成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519.2亿元,同比增长28.7%,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密码解析: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外贸进出口增速翻倍
 
  相比于往年,今年成都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的背后,又呈现怎样的变化和亮点?
 
  对此,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今年以来,成都外贸运行在全省持续保持“领头羊”地位,“主干”引领作用较为明显,而从外贸运行特点来看,除了加工贸易进出口较快增长、对东盟和欧盟进出口迅速增长等特点,成都的“一带一路”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比较大且增长快,成为外贸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翻阅成都海关的统计报告,记者发现最近几年里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外贸进出口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外贸进出口1714.2亿元,同比增长23.0%,而今年这一增速迅速提升至42.6%。
 
  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也有“路径”可寻。
 
  疫情发生后,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极大的冲击。在成都,政府和企业都共同认识到保持产业生态圈的稳定性和企业配套链的安全性是当务之急,而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成为破解这一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策。成都把112个产业园区进行整合,聚焦主导产业制定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表,构建66个产业功能区、14个产业生态圈,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同时,为了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春节期间,成都就按照党中央和四川省委的统一部署,在精准有效防控的基础上,开始分行业研究部署企业复工复产。在企业复工复产面临最困难的时候,成都及时组织开展了“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活动,8个产业发展专班、1万多名产业发展服务专员蹲点服务企业,面对面地听取企业意见,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难题,增强企业家恢复生产的信心。
 
  面对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成都打出了“组合拳”。而持续逆势增长的亮眼外贸数据,正是对这个“组合拳”予以的回应。
 
  面对疫情的挑战和考验,成都充分发挥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的优势,全面形成开放新格局,厚植开放合作新优势,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引领大发展,增强对外互联互通功能,拓展对外发展空间,有力地保障了供应链稳定,促进了国内外市场循环。
 
  目前,成都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拓展国际循环的同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内大循环,助推新经济,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3问:后劲动能如何?
  数据说话:前8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3486.8亿元,同比增长29.1%,进出口规模在全国综保区中连续29个月继续排名第一。
 
  密码解析:开放创新是最大变量和最强动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同比逆势增长近三成,连续29个月居全国综保区之首,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抢眼”的背后,实际上是成都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推动结构优化布局,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成都高新综保区设立之初,就明确了发展切入点——突出西部开放竞争优势,主打高新信息产业。目前,成都高新综保区已云集英特尔、富士康、德州仪器、戴尔、莫仕等世界500强及跨国企业。随着区内不断承载的新项目达产量产,有力地拉动了外贸整体增长。早在2018年4月,成都高新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54亿元,超过江苏昆山综保区和郑州新郑综保区,跃居全国综保区首位,至今已连续29个月占据榜首。
 
  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始终将产业培育作为“生命线工程”来落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新性企业集群,推动创新创业创造。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科技型企业超5万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专利授权量超过2.7万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近200件。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放眼全市,成都始终把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有效供给作为重中之重。今年前7月,成都新增市场主体35.5万户,同比增长21.7%。
 
  开放创新是新时代成都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强动能。疫情发生后,成都进一步聚焦产业生态圈建设,推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强链补链。电子信息是成都的支柱产业,去年产值逾8000亿元。得益于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配套同城化,京东方、英特尔等企业在疫情中保持稳定运行,订单逆势增长。
 
  与此同时,今年成都在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了54个科创空间。成都以科创空间为载体,推动优势资源向产业功能区集中集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配套。通过聚焦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以产业功能区构筑细分领域生态优势,以科创空间构筑主导产业动力源泉,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如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也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正加快推进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升门户枢纽地位能级,努力形成以开放、科技、改革、文化为内核的城市动力机制,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整体协同性,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2203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