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至今,在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复制推广的基础上,我国自贸区发展此起彼伏、多点开花,逐渐形成点线面结合、遍地深化发展的开放新局面。
七年来,自贸区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对疫情冲击,未来自贸区如何持续创新发展路径?推荐阅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陆燕刊发在《人民论坛》的最新文章。
自贸区发展取得哪些成效?
① 制度创新实践不断深化。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各个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结合自身区位功能定位和特色特点,通过独立制度创新和相互学习借鉴,开展对比试验、互补试验,在投资体制、贸易监管、金融改革、政府管理、营商环境等制度建设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形成了多领域、复合型改革态势,为我国对标国际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新的制度供给、方法借鉴和模式创新。
具体看,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积极创新进出口货物监管模式,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通关”建设,推进口岸降本增效。在投资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准入管理模式,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短。比如,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首次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特别管理措施为190项,而自今年7月23日起实施的2020年版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特别管理措施已缩减至30项,极大提升了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上海推出支持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意见,率先创设了本外币为一体的“分类别、有管理”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出台了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制度安排。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多规合一”,推动政府治理由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在法治保障与风险防控方面,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在扩大开放中有效防范与化解风险。这些经验及做法,制度创新性强、集成特点明显,极大改善了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
② 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7月,国务院已印发自贸试验区共六批的改革试点经验。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在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复制推广中,在中央层面,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向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了260项制度创新成果,包括集中复制推广143项,“最佳实践案例”43个,有关部门自主复制推广74项。在地方层面,据不完全统计,各个自贸试验区已在本省份内推广了1151项制度创新成果。而从复制推广的路径和方式看,既有集中复制推广,也有部门自主复制推广。
总体看,这些经验和做法是各自贸试验区针对市场主体关注的难点堵点,持续在贸易、投资、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深化探索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来,有助于打通理顺相关领域的堵点难点,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办事,极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而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与复制推广的有机衔接,也推动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各个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在全国的有序复制推广,疏通了制度堵点,破解了发展难题,同时也提升了各地的改革意识、开放水平、行政效率、发展动能、经济活力等,从而带动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③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迄今全国先后共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基本覆盖了东中西部的广泛地区。这些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自贸试验区,不仅注重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开展差异化探索,而且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
④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走在前列。一直以来,自贸试验区是全国“放管服”改革的探路者和领跑者,其探索形成的相关制度创新成果,为优化营商环境夯实了基础。各自贸试验区聚焦市场主体关注,着力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困难,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自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的“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已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国商务部的调研显示,外资企业认为,自贸试验区最具吸引力的三项因素分别是:政府服务高效、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实践证明,自贸试验区持续的制度创新,优化了营商环境,吸引了优质生产要素集聚,从而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1—5月,全国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602.5亿元,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国17%的外商投资。近日我国公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进一步缩减条目,在一些领域的开放上先行一步,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开放的环境。
⑤ 特色产业布局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自贸试验区坚持前瞻布局,在各自总体方案中均明确了各片区的主导产业。在建设中,各自贸试验区立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对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重点产业发展蓝图。比如,浙江自贸试验区特别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湖北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五大产业集群;云南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产业;河北自贸试验区发展大数据交易、数据中心和数字内容等高端数字化贸易业态;等等。总体看,全国各个自贸试验区尽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产业布局各有特色,目标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对周边辐射带动效果明显。此外,自贸试验区不仅是各地推动特色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契机。各自贸试验区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优势,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升级在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制度性障碍,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和新模式。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的设立综合考虑了区域平衡发展,体现了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衔接,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有何短板?
一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待提高,复制推广有待加强。我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主要还是围绕货物贸易领域,以程序性创新和便利化创新为主,已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存在同质化、重复化现象,这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高地”的定位存在差距。在国际高水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议题的研究、对接和试验方面更显不足。因一些复制推广经验缺乏相关的政策实施环境,实施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配套措施无法衔接、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造成一些经验落地不顺畅。
二是服务业开放程度不高,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不及预期。一定程度上,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货物贸易,轻服务贸易,服务业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不够。负面清单对外商投资服务业准入和其他限制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国公司进入研发、教育、医疗和文化等高端服务业领域。金融开放创新领域,在汇率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方面尚没有实质性开放措施,跨境资本流动方面还未有突破性进展。
三是自主改革创新权限不够高,制约了制度性探索空间。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难点在于需要国家权力的重新配置,而现有的改革创新更多聚焦于地方权力层面。目前,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自主权还不够高。自贸试验区“自下而上”推动改革的方式与我国政府“自上而下”授权管理体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导致部分改革措施无法及时落地,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创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