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自贸区南京片区的创新探索

   2021-03-29 140
核心提示: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率先在全国开展民营医院“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开办时间从过去的68个工作日压缩到18个工作日;启动建设基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率先在全国开展民营医院“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开办时间从过去的68个工作日压缩到18个工作日;启动建设基因与细胞实验室、揭牌南京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中心,紧扣“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再度谋篇布局;搭建全国首个依托大数据实现政策精准匹配的服务平台,“政策罗盘”可自动匹配企业数据推送“政策套餐”……近期的一系列大动作,无不显示出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的发展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2019年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正式揭牌,由此拉开了建设序幕。揭牌一年半以来,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优势,围绕“两区一平台”建设,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制度创新、开放合作、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多方面都取得积极成效。

  A

  制度创新

  企业关注什么,改革就聚焦什么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南京片区充分发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政策优势,加速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

  企业关注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聚焦什么。审批烦、风评难、耗时长,长期以来,通关难题困扰着企业。围绕生物医药企业特殊物品跨境通关便利需求,南京片区积极探索建设国内首个在地方海关指导下的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前置审批、冷链运输、通关查验等一站式服务,特殊物品生物制品进出口审批环节由原来的最长20个工作日缩减为1-3个工作日。

  企业“点菜”、平台“下单”、海关“送餐”,南京驯鹿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是平台的首批受益者,该公司仓储部负责人李莹介绍,“有了平台之后,审批速度大大加快,我们与海关面对面进行线下风评,当天即出结果,从原来的7个月缩短为15天,加速了公司在研发阶段的对比性研究效率。”

  据了解,平台已辐射至无锡、苏州等长三角区域近30家企业,为生物医药企业开展研发外包、扩大海外业务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区域评估集成改革试点已完成改革应用案例86个,累计为企业节省评估费用800多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及企业2167家,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共74亿元……培植创新发展的丰沃土壤,南京片区累计形成70个体现首创要求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7项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示范借鉴。

  创新制度让南京片区的市场环境更开放、更蓬勃,截至2020年底,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涉及南京片区的113项改革任务已实施106项,南京市“1+9”政策 143项改革措施已落地见效121项。

  B

  开放合作

  坚持全球视野,链接创新资源

  位于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的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一栋砖红色外立面的9层高建筑立于眼前,颇具古典气息。目前,中心项目一期已完工,本月将逐步入驻,预计于6月正式投入运营。

  该中心是剑桥大学首次在英国境外设立的合作研究机构,涵盖国际化高端的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国际学术交流等,是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高水平建设对外开放重要平台的标志性项目。中心正式运营后,将在此开展国际化高端原创科研项目、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推动全球最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在中国落地。

  一直以来,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以全球视野链接各类创新资源,广纳海内外优质项目和人才,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一方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化创新大国、关键小国项目招引,先后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加州大学伯克利研究中心、中美生命可持续研发中心、中瑞国际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中欧迷你硅谷等一批高端创新合作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同时,在美国硅谷、英国牛津、德国法兰克福等地设立7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累计推荐项目200余个,其中50多个项目落户片区。

  另一方面,构建以“一室、两中心、多平台”为重要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一室”为建设基因与细胞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化“开放、流动、联合”机制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医药研发创新策源地;“两中心”为打造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和南京光电两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强化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多平台”为提升南京脑观象台尖端技术支撑功能、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吸引各类创新资源在片区集聚。

  同时,片区还不断深化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工程, 联合30多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71家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企业超过1000家,培育高成长性企业80余家。

  C

  产业发展

  “两城一中心”强势崛起

  自获批以来,南京片区确立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金融等新兴产业,打造“两城一中心”千亿级产业集群。

  截至今年2月底,南京片区新增注册企业1.8万家,注册资本1264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121家,实际利用外资11.59亿美元,签约落户亿元以上产业链大项目30余个,总投资近500亿元。

  “芯片之城”建设以台积电项目为龙头,集聚ARM、Synopsys、华大九天、紫光展锐等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近400家,初步形成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等集成电路完整产业链。2020年,营收达500亿元,同比增长63%。特别是,聚焦信创领域自主可控,落户中国EDA创新中心,引进华为鲲鹏、龙芯中科两大产业基地,着力推动EDA设计、CPU国产化等“卡脖子”技术集中攻关,打造“中国芯”自主研发创新生态圈。 

  “基因之城”建设厚积薄发,迎来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2020年营收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30.2%。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南京片区重点聚焦创新药研发、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技术,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的成果。

  当前,南京片区集聚先声制药、世和基因、南微医学等大健康产业上下游企业900余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6家,约占全市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的半数,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三分之一在区域落户,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新药研发,南京片区目前拥有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0余个,在研Ⅰ类创新药14个,预计上市后可累计新增年营收超千亿元。

  “新金融中心”坚持走产融结合发展路线,立足资管、基金、银行、保险四大领域,已落户各类新金融机构900余家,集聚458只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认缴规模近5000亿元。同时,开放活跃的市场还吸引了8家银行在此设立自贸区业务中心或支行,为自贸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

  D

  人才引进

  从政策引才到环境育才

  3月22日,江北新区“政策罗盘”智能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依托大数据实现政策精准匹配的服务平台。登录该平台,点击“政策匹配”,系统一秒钟即可自动匹配企业数据,获得一组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告诉你所在企业到底能申报什么项目以及可享受哪些政府补贴的“真金白银”。“政策罗盘”的上线,解决了政策服务的诸多痛点,从传统“人找政策”被动低效服务模式,变成智能化“政策找人”主动高效服务模式。

  “政策罗盘”的研发单位是位于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的企业江苏鸿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黄宜华的另一个身份是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年前,他带领团队来到江北新区研创园创业。

  黄宜华团队的创业经历,包括“政策罗盘”平台的研发成功,正是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引进人才,孵化项目,同时反哺地方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人才是区域创新建设及发展的原动力,人才资源直接影响自贸区的发展。

  梳理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人才工作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以“创业江北”人才十策为基础,建立覆盖从金字塔尖到塔基的全方位人才政策体系,并持续优化推出2.0、3.0升级版,“政策之手”正加速大批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与涌动,释放各类人才“竞自由、显身手”的蓬勃活力。如今,南京片区累计引入诺贝尔奖得主2名、中外院士61名,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与海外归国人才5500余人,同时孵化出全市首家科创板企业南微医学以及健友生化、药石科技等一批上市明星企业,上市(挂牌)人才企业数达20余家。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更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南京片区建立了以“人才金卡”为统领的服务体系,提供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专业化、个性化定制服务;出台人才安居新政,试点“先租后售”安居模式,实施精准人才安居服务;托马斯国际学校、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等一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相继投入使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最优人才生态。

  四方英才聚,潮涌江之北,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正“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企业原声

  ●国际化名医中心建设单位前期负责人石建华:我们是“拿地即开工”的试点项目,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进行了土地摘牌并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后,自贸区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方案审定,并进行方案公示,在公示结束的当天,就对我们发放了施工许可证,累计节省前期审批时间约三个多月。

  ●海王星辰南京分部总经理陈婷婷:受益于南京片区启动的“一业一证”改革试点,我们的开业时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两个月,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以前药品零售企业开门店,除了营业执照,还需要办7张许可证或备案文件,现在我们只领取了一张《行业综合执业证》即可开门营业,这是全国首张零售药店《行业综合执业证》,非常便捷。

  ●江苏鸿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宜华:江北新区是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又是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所在地,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平台,有非常好的开放创新氛围。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地方的大力扶持,除了政策、资金、场地支持外,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南京北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王延宾:我之前在新加坡发展,落户江北新区后,最大的感触是新区和自贸区对人才的支持非常到位,也非常真诚。对于个人来讲,从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房补贴,让我们能够在南京非常快地安家落户,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面,不会有后顾之忧。除此之外,在医疗问题等方面也会帮助我们解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2366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