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提升贸易便利度、提升投资便利度、提升国际物流便利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便利度、提升探索司法对贸易投资便利的保障功能5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9条具体改革措施,推动自贸试验区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直以来,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金融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开放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支持了自贸试验区本身的发展,也推动了全国的发展。在投资方面,自贸试验区推出了全国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2013年推出之后,已经经过了7次修订。特别管理措施由当初的190项压减到现在的30项。在金融领域,最早创设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并将在此基础上推动本外币一体化账户。
“而本次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就是为了深化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的集成创新,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自主权,力争在这一领域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
加大自贸试验区期货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
具体到金融领域,《若干措施》也有一系列亮点。其中,在期货方面,《若干措施》就提出了要进一步丰富商品期货品种,加快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期货交易,完善期货保税交割监管政策等多项措施。
据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介绍,目前,我国已上市期货、期权产品94个,覆盖农产品、有色金属、钢铁、能源、化工、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原油期货等9个品种实现对外开放,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而根据《若干措施》,下一步,要强化自贸试验区与期货交易所的合作,从国内市场需求强烈、对外依存度高、国际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商品入手,上市航运期货等交易新品种。
“近年来,海运价格剧烈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加深,企业管理运价风险需求十分强烈。但目前的国内期货市场还缺乏相关品种,上市航运期货新品种将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减缓运价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服务我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表示,相关交易所正在大力推进航运期货新品种上市工作,业务和技术准备已基本就绪,争取尽快推出。
扩大特定开放品种范围正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没有国际投资者深度参与,我们的期货价格就难言国际影响力,更不要说提高定价能力和定价权了。”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我认为,国际市场规模大、已得到广泛认可、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宗商品,可以率先对外开放。”
在加快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期货交易时,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是关键。赵庆明表示,在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方面,可以允许设立境外交割库等,在具体合约设计上,应尽可能与现有国际上主流合约保持一致,这都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者的深度参与。
对此,《若干措施》还提出,要加强自贸试验区内现有期货产品国际交易平台建设,发挥自贸试验区在交割仓库、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水平。
完善期货保税交割监管政策也是本次提出的政策重点之一。《若干措施》提出,对期货交易所在自贸试验区内的保税监管场所,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的货物品种及指定交割仓库实行备案制。“这些举措为自贸试验区内和自贸试验区外的企业管理价格风险、优化资源配置,都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有助于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唐文弘表示。
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
在金融领域,创设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曾是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亮点,而未来将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
实际上,相关探索已经启动。7月26日,广州市、深圳市、福州市和杭州市4个城市正式启动了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试点银行提供账户多币种结算服务,存款人可以根据自身经营和财务管理的需要,选择使用多币种结算的账户管理本外币资金,从而提升了市场主体本外币银行结算账户业务的便利性。
简单来说,以往企业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分别开立,需要多次跑银行,准备多套资料,在不同柜台多次排队,办多道手续;现在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即可开立资金性质相同、币种不同的本外币合一账户,同时开通多币种结算服务,实现使用一个账户展示本外币资金。这将大大节约企业开立及管理账户的时间和成本。此外,个人也可以通过一个本外币合一的一类银行结算账户,使用管理多币种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