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关于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打造新时代制度型开放高地的意见》中,首次将“积极争取设立河南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写到了公开文件之中。
时隔一年,自贸区扩区话题,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对象。
河南为何期望将自贸试验区扩区?扩区与不扩区有多大不同?综保区内的企业对自贸区诉求在哪些层面?它们为何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
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A】
河南为何期望将自贸试验区扩区?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更利于“四路协同”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提到,河南自贸试验区在当初设立时,没有涵盖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应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
“现在申请把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核心区域增设进去,实际上是一种补救办法。”喻新安说,国家设立自贸区,目的是从国家层面,分别从东西南北不同维度、对开放发展进行一种压力测试。对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的压力测试,重点是如何发挥其综合交通优势,在制度创新、规则完善上,破除不利于开放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他提到,河南在公路、铁路、航空上有综合交通优势,尤其是航空优势几年前就已经显现出来。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理所应当被纳入到自贸试验区的区域范围内。如果将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与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贯通起来,将更利于“四路协同”。
据了解,郑州航空港区的货运以航空货运为主,货运量在全国大型机场中排在前列,且增长势头猛进。喻新安认为,航空港区若纳入到自贸区,对于做大做强郑州—卢森堡航空“双枢纽”战略推进,拉动中部经济发展、乃至对全国航空通道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现和破解我们在开放发展上的体制、机制障碍。”喻新安说。
郑州片区打通航空通道,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喻新安认为,郑州代表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通过压力测试能够进一步完善开放上的机制和体制创新,实现“有破有立、有立有破”的效果。同时,郑州也能够更好的带动河南、乃至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从时间来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格局下,河南自贸试验区扩区的诉求迫切且时间非常紧迫。
【B】
扩区与不扩区有多大不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扩区是一种硬复制,不扩区是软复制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自贸试验区更多的是强调其创新,更像是一种试验。
“相当于我们的试验田,涉及到试验田就有各种的作物品种。”白明说,实际上,制度创新也应当因地制宜,不是一个模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类型。
他举例说,上海进行了制度创新,但未必适合中西部;即便是中西部的制度创新,中部和西部也有不同。在河南省内不同的地方,制度创新也有不同之处。
河南自贸试验区涵盖三个片区,分别是郑州片区、洛阳片区、开封片区。白明将自贸试验区刚开始申报成功时的一段时间,形容为“小步快跑”。
“如果条件成熟,其它的区域确实需要自贸区,适当扩区也未尝不可。”白明说,实际上扩区的诉求,是对制度创新的诉求,而不完全是期盼政策优惠。如果现有的自贸试验区,已经试验成功的做法、制度,可以推广复制到其它区域,从这方面来说无论扩区与否都行。
白明认为,扩区,是一种硬复制;不扩区,是软复制,可也要复制,当将自贸试验区的优秀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复制。
白明也提到,在跨境电商方面,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全国开通的国际货运航班上,郑州走在前列。“如果能够给予郑州航空港区更多制度创新的权限,它的发展势头会更好。”白明说。
白明认为,河南的空港影响力,不亚于中欧班列。从全国来看,能与郑州航空经济、尤其是货运上相提并论的对手不多。
“河南自贸试验区是否扩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白明说,如果河南自贸试验区扩区,可以深度发挥空港的作用。河南可以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努力的争取扩区。
“但无论争取是否成功,河南都应该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的优秀经验和做法,深耕开放“试验田”,为打造开放高地先行先试。”白明说。
【C】
综保区内的企业为何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所处长、研究员梅冠群:综保区聚焦货物,自贸区是全要素、全产业链开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所处长、研究员梅冠群认为,无论是从将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打造成为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来看,还是从其区域内产业发展业态的诉求来看,都需要自贸区的政策进一步支持。
他举例说,航空港区对国际运输、国际人员往来、跨境金融诉求,和新兴产业业态发展以及保税功能发挥上,其人流、物流、资金流需要实现更加便捷的跨境流动,而这恰恰是自贸区具有的特征。
梅冠群认为,现在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将自贸区的面积扩展。
综保区和自贸区,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到底有什么实质的不同?为何综保区企业对自贸区的诉求迫切?
梅冠群提到,综保区主要是偏重于货物的进出口,并享受保税的政策,但自贸区的政策就不止辐射到货物,还有人员、资金、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
显然,这对于开放型企业、国际进出口企业、国际供应链企业集聚较强的区域来说,自贸区便利的跨境资金流动、国际人员流动等优势就十分有吸引力。
梅冠群举例说,自贸区可设特殊的金融账户类别——FT账户,这相当于一个离岸账户。企业有了这个账户,跨境结算就更加便利。
他还提到,现在不少自贸区在启动国际人才港建设,通过便捷化的签证政策,让更高水平的专家进出便利,进而利于当地发展高端研发人才。另外,自贸区的数据跨境流动政策,也利于当地发展数字贸易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自贸区在开放政策上比综保区更高,不止只涵盖跨境货物流动,它是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开放。”梅冠群说。
扩,当扩哪些层面?
梅冠群提到,不止是面积的扩,还有对产业赋能。比如当前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新业态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进行支撑。
“要考虑将原来的自贸区方案升级。”梅冠群说,核心词是“扩区、升级、赋能”6个字,扩区是范围的扩,升级是跨境的货物、服务、要素都是便利化的,赋能是吸引高端的产业、业态入驻,培育发展新的经济业态,最终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