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三省党报联动聚焦自贸港(区)建设

   2022-03-14 海南新闻网资讯1750
核心提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正蹄疾步稳推进自贸港建设,广东、浙江也正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海南日报与南方日报、浙江日报等省级党报联动,邀请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正蹄疾步稳推进自贸港建设,广东、浙江也正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海南日报与南方日报、浙江日报等省级党报联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话自贸港(区)建设,畅谈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与开放合作。



海口湾附近海口市世纪大桥、云洞书屋。



  全国政协委员、海口海关关长施宗伟:



  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封关运作准备工作



       “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我们要主动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主动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发挥RCEP等自贸协定与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叠加优势,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封关运作软硬件准备工作,促进自由贸易港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3月8日,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住琼全国政协委员、海口海关关长施宗伟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就如何推动自贸区先进经验落地转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动力,提出了他的建议。



       “海南急需学习借鉴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急需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的把握,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改革开放。”施宗伟表示,海关作为重要的开放经济职能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加强学习,在智慧港口建设、制度集成创新、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补齐短板,更好地迎接机遇与挑战,把学习成果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在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方面,施宗伟建议,海南要借鉴洋山港、宁波港等国际级港口在口岸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按照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线口岸”和“二线口岸”。同时依靠科技赋能建设信息化系统,加强业务科技融合,深入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AR等新技术,全面提升自贸港信息化支撑水平。



       “其次要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海南要借鉴上海、江苏、浙江在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中积累的经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深化制度集成创新,大胆试、大胆闯,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生动实践探索。”施宗伟透露,今年,海关总署将启动研究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



       “海口海关要积极学习海关对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管理的成熟经验,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特点,积极提出符合海南发展的监管模式,提升开放监管能力水平。”施宗伟说,比如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模式,海关对人员及其携带物品的监管将是重大难题,我们必须要在海关现有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对自然人的信用管理,通过信用管理手段提升监管的效率。



       此外,作为重要的开放平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作用?施宗伟说,海南要学习上海等先进地区综合保税区发展经验,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提升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积极推动重点功能平台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持续优化部分进口商品“零关税”监管模式,支持扩大各项政策实施效应。加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的试点范围,为全岛封关运作开展压力测试。



       2021年12月,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扩大至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我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施宗伟表示,海口海关将全力做好洋浦保税港区继续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全力支持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承接试点,助力我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全岛封关运作积累经验,进一步把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好。




海口市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游客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



  推动粤琼产业协同发展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先进产业集群、超大规模市场与海南自贸港的高水平开放政策等优势,粤琼两省产业协同发展,延伸国内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有利于推进两个重大国家战略的联动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说。



       在宁凌看来,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仍有很大空间。两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各具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发展前景广阔。



       “推进两省产业深入对接、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构建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对于维持我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宁凌认为,着力构建粤琼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可从联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粤琼现代服务业合作平台、粤琼热带农业与种业合作基地和共建海洋科技合作区等方面着手。



       在联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方面,可依托大湾区产业链集群基础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经验及发展模式,有效夯实海南产业基础。同时,发挥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助力大湾区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原材料工业等领域有效延伸国内和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两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作用。



       在联动建设粤琼现代服务业合作平台方面,可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为载体,探索联合开展国家医药成果转移转化,大力发展优质医疗旅游服务。同时,鼓励引入广东文旅康养知名企业在海南全省布局,共建滨海优质生活圈。



       宁凌认为,在粤琼两省联动发展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发展的创新点、落脚点。他建议,依托粤西地区优良深水港,重点建设物流港口基地、化工及钢铁基地、能源基地等;重点发展海洋油气、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等产业集群,培育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新兴产业,推进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制造、临海石化钢铁等产业转型升级。



       宁凌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海南自贸港,还应该以特别合作区作为推进平台。比如湛江市徐闻县,在与海南岛一水之隔的琼州海峡北岸,是连接内陆与海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黄金水道。同时,徐闻也是广东对接海南自贸区的窗口,服务海南自贸港的“桥头堡”,有着自身特有的资源、腹地和产业基础等优势。



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全球首艘LNG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轮“远瑞洋”轮。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



  系统施策推动“五水共治”



       “让浙江的水恢复本来的颜色,靠的就是‘五水共治’。”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说,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在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后,也曾一度“因水而忧”。



       面对百姓“水更清”的愿景,2013年以来,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刘锐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在她看来,浙江的“五水共治”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建。在浙江,有一个特别的机构——治水办。这是一个专门为治水设立、贯通省市县三级的新机构,专班的人员来自生态环境、水利、住建等领域。阵容,不可谓不庞大,这也让治水工作有了制度保障。



       在实际操作中,“五水共治”还有完整的战略设计和措施配套。刘锐介绍,围绕治水工作,全省各市、县(市、区)层面制定出联动规划或具体方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浙江又创新提出治水“三部曲”——立足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对感官污染最明显的垃圾河、黑河、臭河入手,开展“清三河”,到以“截、清、治、修”四个环节为主的剿灭劣V类水行动,再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治水是个系统性工程。“正所谓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刘锐说,河流出现问题,“病情”不同,“病因”各异。因此,在治水过程中,要用系统性思维考虑问题。比如同一条河流的治理不仅要考虑河里还要考虑岸上,不仅要生态环境、水利“出手”,还要联动农业、住建等部门,从根本上找到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如今的浙江,治水不光要看水清不清,还要注重水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管是印发的《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还是从今年3月1日起浙江八大流域实行禁渔期制度,都旨在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实现更高阶段的“治水”。



       “治水是个细致活,要统筹谋划,不能急。”刘锐提醒,治水不必拘泥于形式,也可以试点先行,再把好的经验总结提炼推广,进而放大治水效应,走出一条最具吸引力的绿色发展之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2537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