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后,成都自贸试验区有新“首创”。
“为了保证货物运输的时效,我们联合平安财险,首创全程服务模式,将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服务功能进行衔接。”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去年底开行的首趟成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上,多式联运“一单制”再次更新——货物运输上全程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企业都可获得相应理赔。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自贸试验区进行的“一单制”改革,此前已入选了2017年全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案例之一,并被评价为“有效链接了中欧班列收货和送达环节”,“对内整合蓉欧班列等物流资源,迈出了探索陆路贸易规则的第一步”。
中老铁路的“一单制”+全程保险模式,则是一场全新探索。据介绍,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作为多式联运经营人,联合平安财险公司,在“一单制”原有的“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服务功能上,设计叠加了“全程保险”新功能,并在首趟成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上使用,货物运输上全程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企业都可获得相应理赔,全面降低企业运输风险。
比如,该模式针对性设计了中老铁路的全程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和操作规则,落实集货、装箱、加固、保险、中转、关务、交付、还箱等所有环节。
上述负责人透露,以往,王牌汽车生产的汽车需自行安排司机驾驶至中老边境磨憨报关,境外客户在边境清关接货后,再安排其他司机将汽车驾驶至万象销售。“双方不仅在司机去回程安排和边境衔接上存在效率不高和诸多的不便。”其表示,既有操作模式对大批量的出口不能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的管理,难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且单车运输风险、司机安全等潜在风险难以把控。
中老铁路不仅是我国首条以中方为主规划建设、投资运营、对标国际的跨境示范铁路工程,也是我国南向开放战略的重要载体。在成都自贸试验区进行的这场探索,还有更多意义。
成都市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拓展国际铁路通道,可以带动本地企业加快融入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此次探索下,成都国际铁路港联合中老铁路沿线主体构建成都-老挝常态化合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叠加全程站到站运输、集装箱供给、口岸转关以及“一单制”+全程保险等服务,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门到门”的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及操作规则。
此外,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提前布局,与昆明自贸片区、老挝磨丁经济专区开展通道、产能等合作,与中老铁路公司对接共享中老铁路相关扶持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运营模式,采用转关出口和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实现中老铁路运输进出口货物全链条监管作业信息化的快速通关,“设立专业小组针对性解决商用车装箱方案、市场采购模式出口等相关问题,可以将更多‘四川造’产品运送至国外市场”。
截至目前,《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成都区域的155项改革试验任务,已实施154项,实施率99%。结合成都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212项。探索形成了430余个改革实践案例,13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家层面采纳面向全国复制推广,51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到全省。
在开放语境下推动自贸改革深化,仍是成都自贸试验区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下一步,成都自贸试验区将全面对接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聚焦数字贸易、生物医药、航空全产业链等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诉求,持续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提炼打造“升级版”创新成果,力争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继续在制度创新上保持前列。
此外,抢抓RCEP落地生效机遇,发挥自贸政策优势,大力招引一批强链稳链补链目标企业,做强国际供应链能力和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好“一单制”、碳足迹标准制定、出口产品低碳认证等贸易规则探索,进一步增强“一市两场”和国际陆港促进双循环的综合运输能力,全力打造临空临港、适欧适东盟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