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在介绍宏观经济治理改革取得的新成就时,特别提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这一在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条例2019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就在这年的12月,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以下简称“科基会”)与中科营商大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营商”)共同发起“营商环境创新发展专项基金”,同时组建了内部学术性公益组织“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和“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这些机构成立后为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基金会作为公益组织何以会对此产生浓厚兴趣并积极投身其中呢?带着心中的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科基会理事长陈曦。
“三个标准”决定我们做与不做
据了解,在1999年5月成立的科基会具有“三大使命”:一是促进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奖励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者。“按照科基会的‘三大使命’,实际上可做的事情特别多。凡是跟科学、技术有关的事情,都在我们章程规定的范围之内。”讲到科基会的使命和工作,陈曦开门见山。
那么,面对众多可做的事情,科基会如何决定做与不做呢?“我们主要是看‘三个标准’:第一,这个项目或工作是否有意义和价值?第二,我们是否有能力去完成它?第三,我们做得要开心。”陈曦说。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其意义和价值自然毋庸赘言。“科基会作为一个科技公益组织,汇聚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帮助我们一起完成科基会的工作和项目,因此科基会有能力为营商环境这项改革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陈曦介绍。“我们的任务和目标非常明确,目前科基会拥有近100名院士和600余名专家学者。而营商环境这项工作符合科基会的宗旨和使命,所以我们就决定做这件事情。”陈曦语气坚定地说。
“做得开心就有动力,工作中就能够投入热情把事情做好。”谈及第三个标准中的“开心”二字,陈曦侃侃而谈,“我们基金会工作人员数量不多,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有共同的理念与目标,通过公益的形式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我们要做的一定是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工作。大家都做的,我们就不一定做了,即拾遗补缺的事,我们来做。”
显然,“杰出工程师奖”的评选正是陈曦所说的“拾遗补缺”。“杰出工程师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工程师”命名的面向全国各生产建设科研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综合奖项,是我国科技奖励领域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科技奖项设立的空白,是目前涵盖领域最广的工程技术人员奖项。截至2022年,“杰出工程师奖”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共有315名获奖者分布在九大行业19个技术领域,其中24人在获奖后成功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了5000余万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
基金会要发挥独特的作用
陈曦强调,营商环境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顺应社会期盼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科基会不仅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而且要在其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首先,科基会的任务之一是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其中包括技术支持、政策咨询及项目评估。地方营商环境的评估评价工作,需要非政府部门的第三方来承担,而科基会的“身份”恰好符合这一要求。“科基会是一个非常适合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机构。作为全国性公益组织,科基会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三方机构,拥有大量专家和评估优势,对我国营商环境的评价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公正性,能够发挥非常独特的价值和作用。”陈曦说。
其次,科基会的专家分布在十大类20余个科学技术领域,具有跨行业、跨领域和跨地域优势。各地的营商环境在评估评价后,如果存在需要整改的问题,科基会可充分整合营商环境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及科技资源等关键要素,提供更多专业服务。陈曦表示,专家能够提出专业评估意见和有效改进措施,切实帮助地方政府进行整改,这是科基会的“一个优势”。
再次,科基会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建设了我国营商环境标准体系及评估评价体系,打造了营商环境大数据综合公益服务平台,可以协助职能部门确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建立规范的市场,推动各地政府营商环境创新发展,促进我国良性营商环境生态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利用营商环境评价牟取利益。陈曦严肃地说,现在做营商环境的公司很多,可谓五花八门,但如果“以一种商业行为来帮助政府开展工作,实际上是不行的”。“市场规范对于营商环境很重要,能够做这项工作的机构不多,基金会在这个方面一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科学交流基金会,和国内外的一些政府、非盈利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是科基会的一个“天然优势”。“众所周知,世界银行于2001年成立全球营商环境评估项目组织,并于2003年发布第一份营商环境报告。因此,一个更具广泛性的营商环境标准的提出和确立,不止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需要推动国内外合作,在这方面我们将会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陈曦说。
下一步工作要做好五件事
据了解,近两年多来,科基会与中科营商密切配合,依托合作成立的营商环境组织和机构,在推进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撰写了《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1)》,2022年度蓝皮书也即将发布;构建了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并迭代升级;与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联合打造了营商环境公益服务平台;与百度集团签署了包括营商环境指数在内的公益指数合作协议等。
陈曦表示,为促进推动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科基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安排主要有以下五项内容。
第一,做大做强“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共同做好营商环境的课题和项目研究。“虽然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在做了,但尚需完善。”陈曦表示,以前专门研究营商环境的专家,随着国家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基金会“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可以吸纳更多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为营商环境提供“专家门诊”服务。
第二,营商环境工作必须要做好顶层的设计和规划,基金会可以按照政府的政策和要求,发挥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势,帮助政府制订相关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其中包括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营商环境标准的制定,一定是依靠行业专家共同推动的。”陈曦说。
第三,在营商环境评估评价工作中,科基会要充分发挥自身公益组织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作为一个全国性公益组织,我们的理念是‘只做公益不做生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汇集各方力量来做公益。”陈曦表示,正是由于这一理念,在营商环境工作中,科基会也相对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及有关各方的支持。
第四,要在全国建立一个营商环境大数据库。陈曦表示,汇聚大量客观真实的营商环境数据,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我们的专家委员会有很多信息化、大数据方面的专家,能够帮助我们做好这件事。”
第五,要用好营商环境专项基金,推动营商环境的示范试点建设。陈曦介绍,专项基金的使用,主要依据两个重要文件:《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章程》和《营商环境创新发展专项基金章程》。“营商环境专项基金有三个核心目标:一是整合国内外营商环境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打造一流的评估评价体系;二是开展推进营商环境的各种公益项目与活动;三是奖励在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