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56家重点企业岗位986个,人才需求3918人,最高年薪55万元……这是今年5月“人才月”系列活动期间贵阳高新区线上引才活动面向高校毕业生抛出的橄榄枝。
与此同时,一系列创业带动就业训练营相继举行。贵阳高新区构建“2+2”就业创业训练模式,开展2天集中训练和2周跟踪帮扶,优化大学生求职行为,改善“慢就业、缓就业”的求职观念,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精准的人才需求岗位、精准的创业就业意向、精准的就业创业辅导服务及政策“大礼包”。
在训练营里,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贵漂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德,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帮助同学们掌握求职技巧,现场气氛活跃。“这是一次难得的系统化就业求职培训,助力我们认清目前就业形势,提升求职能力。同时,贵阳高新区带来的岗位丰富,很有针对性,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就业渠道。”贵州师范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张富翔说。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获批成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以来,贵阳高新区千方百计念好人才引、聚、育、留“四字经”,着力优化人才发展“软”和“硬”两个环境,以提升人才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标尺,逐渐成为大数据和高科技人才的“聚宝盆”。2021年以来,贵阳高新区围绕落实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重点聚焦精益创业方向,吸引高端人才回贵阳创业,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
作为地处西部内陆的高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贵阳高新区先天优势、资源等“不足”。“这促使我们在聚才、引才、留才路径上‘另辟蹊径’,工作思路和方法从‘拼资金’‘拼资源’转变为‘拼机制’‘拼服务’‘拼环境’。”贵阳高新区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辖区人才有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2018年以来,贵阳高新区在数博大道沿线规划建设了5个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人才小镇,形成了人才聚集新载体、新模式。5个人才小镇全部建成后,人才住房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商业、办公等面积约36万平方米,涵盖高品质居住、商务、创业、教育、医疗、娱乐等功能,凡符合相关条件的辖区人才,均可凭人才认定书享受人才小镇住房优惠政策。
许多海外留学的人才,也选择了“西南飞”,在贵阳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落地生根。这个经济并不算发达的省份的一个园区,成为人才的“强磁场”。
“金刚石不仅可以打磨成钻石,金刚石膜电极还可以把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真正环保的技术。这项水处理技术可以为贵州工业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2020年3月,德国锡根大学博士后许晶从德国回国后来到贵州,担任拟成立贵州晟迪雅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贵州的各项政策都比较好,对人才也比较优待,同时还有各项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计划,他们对于技术和人才的渴望,深深打动了我。”许晶谈道。作为深耕于功能薄膜领域的科研人员,两年来,带着团队从实验室研发,到小试、中试,再到自主研发产品、技术产业化,看着自己当初的设想一步步落地“结果”,许晶倍感骄傲,也更无悔于选择贵州。
“爽爽的贵阳七八月份都感觉不到热,还有一群有活力、有能力的伙伴一起成长,在贵州工作真的是太舒服了!”从“贵漂”到“贵定”,这里的山水和人都不断加深着许晶扎根贵州创新创业的信念。
严乐耘,贵州云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加拿大皇后大学战略分析与研究硕士。他来自于贵阳本地的传统印刷家族,又是家中独子,多年来在外学有所成也想回到家乡有所建树,希望通过自己敢想、敢拼的创业干实事劲头,打破传统印刷业桎梏,带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严乐耘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很快得到贵阳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为其提供大量创新创业政策。贵州云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在贵阳高新区成立,随后,严乐耘在洛湾智慧包装产业孵化园启动了产业实验计划。在他的“试验田”里,包装印刷行业的营商环境有了新变化。他将整个印刷生产线重新整合为印前、印刷、后道、手工、销售五大核心环节,并在此基础上细分成16个核心生产节点,每一个生产节点都配备了一个生产商,生产商之间的关系也从原来的竞争者变成了合作者,这样不仅吸引了许多中小印刷企业的入驻,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疫情期间,严乐耘主动减免了1个月的租金,公司内还建设了孵化资金池,专门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解决中小企业无固定资产抵押且贷款难的痛点,优化园区企业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累计引进留学人员创办企业150余家,吸引海外人才320余名,自主申报获批国家特聘专家3人,现已成为贵阳高新区招揽海外留学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窗口。
目前通过留创园渠道认定留学归国人才40余人次,可以按不同等次对应享受贵阳高新区人才小镇住房优惠:人才住房奖励;60%市场价格支持或75%市场价格支持的住房销售优惠;住房租赁和租金补贴。累计为41名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兑现项目扶持资金达5000万元,为3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安排了“三年”免租金的办公场地使用。
同时,新建海创基地园区,孵化面积达4000平方米,可满足30家以上企业的办公需求。构筑“工作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在园区”的聚才模式,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达成合作协议,针对园区重点项目,推动产学研融合,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新区产业发展“补链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