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农业减排迫在眉睫 科技助力不可或缺

   2022-08-11 中国经济导报15640
核心提示:BCG(波士顿咨询公司)与极飞科技日前发布题为《通往农业碳中和之路》的报告。报告显示,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减排刻不容缓。报告同时提出,科技是农业净零转型的重要

        BCG(波士顿咨询公司)与极飞科技日前发布题为《通往农业碳中和之路》的报告。报告显示,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减排刻不容缓。报告同时提出,科技是农业净零转型的重要力量,包括: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推动秸秆科学还田、帮助优化农事决策四大举措。


        报告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温度的突然变化、降雨变化、热浪和飓风等天气现象都将直接对全球农作物生产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并进一步威胁人类的粮企安全。同时,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作物的营养含量也会受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负面影响。作物病虫害的传播是气候变化造成的间接危害,这同样会对农业生产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报告显示,由于农业和林业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如果考虑到食品生产价值链中储存、运输、包装、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该比例则会进一步上升至21%~37%。


        报告认为,当前各国各地区政府主要致力于能源、交通及工业行业的温室气体减排举措。相比农业,这些行业排放量占比更大,且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抑制机制更为直接。农业减排被很多国家列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抓手之一,随着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紧迫,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给予农业减排更多关注。


        与电力、交通、工业品等行业相比,农业活动中温室气体的形成机制更为复杂,而且缺乏作物种植和农田生产数据的支撑,因此追踪、测量和消除农业碳足迹是全球净零排放的一个重大难题。报告分析,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能够精确衡量不同排放源在农业的生态系统中对总排放量的贡献,对不同排放源的排放量级和占比尚存争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农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七大排放源,分别是肠道发酵、化肥施用、有机土壤排水、水稻种植、农场能源消耗、粪便管理、农作物残余、焚烧土地。


        其中,肠道发酵是指碳水化合物在食草动物的消化道内被细菌分解后,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甲烷排放。肠道发酵产生的甲烷排放量主要取决于牲畜的种类、年龄、体重大小以及饲料的成分和数量。肥料的施用是第二大排放源。以上两大排放源贡献了40%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报告明确,减少农业碳排放,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从每个排放源入手,借助科技的手段进行治理并减少排放。


        报告认为,农业处于新科技革命路口。过去50年中,农业生产的规模、速度与效率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而大幅提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在1961~2011年间,全球农业产出至少翻了3倍。迅速增长的粮食需求及气候变化也向农业提出了新挑战。农业需要拥抱更多创新,借助更复杂和先进的技术来进一步提升生产力。


        农业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路口,这次科技革命将主要由大数据分析、万物互联以及自动化3种底层技术力量推动。在这3项技术支撑下,如农业无人机与机器人、卫星图像工具、土壤传感器以及其他新兴农业技术解决方案正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产量、提高效率并帮助建立可持续和高韧性的农业。如今,在整个农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都能看到科技创新,从播种到收获,全流程帮助农户减少资源消耗。


        报告作者之一,BCG组织与人才专项亚太区及中国区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阮芳表示:“受到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的吸引,以传统农业巨头、农业科技企业与IT公司等为代表的行业玩家开始入局农业科技市场,开发自己的科技解决方案,未来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


        报告分析,农业已走过漫长的发展之路,但未来还有更多的机遇尚待探索。借助科技实现高效与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将是人类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抓手之一。无人机、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等尖端科技的应用将极大改变未来农业的生产方式,助其变得更有效率,同时对环境更加友好。与此同时,要加速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的速度,仍需要解决农业科技应用条件、农民积极性与政策环境三大挑战。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龚槚钦表示:“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业低碳转型还面临着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挑战,单靠技术手段难以解决。政府、科技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者需要形成合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自动化设备,并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推进农场数字化管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2751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