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也让各行各业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浦东一座制药工厂内,通过8年的努力,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14年的12103吨(相当于种植约45000株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到全面实现零碳目标。这就是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
8月19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正式宣布,其位于上海张江的人用药品生产基地——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获得由中国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碳所)和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标志着该工厂成为了中国制药行业首家获国内外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工厂。
多管齐下“加减法” 脱碳管理
碳达峰、碳中和、零碳,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要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是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在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内,这样的“加减法”脱碳管理创新设施随处可见。如“热泵”项目,通过增设热泵机组,回收冷水机组产生的热量,作为热水系统的热源,“热泵”起到了串联冷水和热水的作用。这一项装置每年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0吨,蒸汽消耗每年减少2000吨。
据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雪林介绍,上海张江工厂作为该公司“更多绿色”脱碳项目的试点工厂,在2014年制订了自己的“脱碳路线图”,目标是在2022年实现碳中和。
“工厂在2014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后,我们从能源使用、生产制造过程和物流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脱碳顶层设计。”殷雪林说,“通过8年脱碳工作,相较于2014年,到2021年年底我们工厂的能源效率已提高了77.01%。”
在屋顶上,一排排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正源源不断输送电能,加上采购远景位于天津的太阳能发电站产出的电力绿色权益,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已经实现了100%可再生电力转换;在控制室内,小布看到,该工厂整个脱碳进程包括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排放指标分解、场地碳管理、能源追踪、绿证追踪、绿证验证等环节,可实时显示。
据悉,该工厂还将逐步淘汰全球变暖潜能值(GWP)高的制冷设备。“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张江工厂优选供应商的重要条件,并与供应商共同探索“绿色合作”,实现协同效应。同时,通过勃林格殷格翰全球总部认可的渠道,投资并持续跟进多个环保项目,协助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生存状况,最终转化为碳信用额度。
收益远远超过脱碳项目投入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脱碳的政策措施。因此,企业面临更严格的碳减排监管,需要加快能源转型。目前,制药行业还没有既定的脱碳实践或标准可循,需要企业自行探索促进碳减排的新途径。
谈起8年脱碳之路,殷雪林说,制药行业做碳中和是大有可为的,从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自身而言,收益远远超过了脱碳项目的投入。目前该项目投入750万元,已累计减少能源费用3100万元,“该数据还是在我们工厂产能翻倍情况下产生的,从长远来看,还将进一步为工厂节省运营成本。”
以制药行业最为常见的药品包装盒为例,勃林格殷格翰在产量最大的产品上进行了降低纸类包材克重的尝试,最终克重减少项目可以使花费于药品包装盒上的成本减少80-100万/年。
作为中国制药行业首家碳中和工厂,勃林格殷格翰希望通过分享自身在碳中和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提高行业对此议程的认识并帮助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产品会进入集采,产品价格下降带给药企的是成本压力的增大,我们希望不断探索可行的脱碳途径,提供更多降本增效的经验,持续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殷雪林表示,“碳中和的达成并非朝夕之功。未来,我们将通过进一步优化节能改善、更新迭代能效比更高的设备、引入先进的新型技术、优化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影响整条上下游供应链等措施,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目前,勃林格殷格翰正协助中国节能协会起草《零碳工厂评价规范》,结合自身丰富的脱碳历史、宝贵的脱碳经验,整理成一本行之有效的碳中和宝典,为行业绿色化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