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成果并不容易展示,这恐怕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和挑战。
自1972年OECD的专家组在报告中首次提出“服务贸易”这一经济学概念,开创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服务贸易就深深刻着“无形”的烙印。
以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为基本要素的服务交易,无形、快速、多样化一直是自身的显著特点。尽管逐渐与实体交叉融合,但是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看得见摸得着的货物贸易相比,“功夫在内求”的服务贸易终究少了些能够瞬间技惊四座的视觉冲击力。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界定,服务贸易分为十二大领域,包括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金融服务、旅游及旅行相关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教育服务、分销服务、环境服务及其他服务。
以金融服务为例,再保险、产权交易、网联清算、跨境银行间支付这些服务贸易领域硕果累累的板块,想要一下子摆出让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展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毋庸讳言,在展览展示的形式上,和进博会、消博会相比,国际经贸盛会之一的服贸会其实挺难的。
然而,承载无形的服务贸易的服贸会,格外精彩,亮点纷呈,观众如潮,获得无数业内外人士的追捧。服贸会如何能做到?
这源于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这10年,北京人均GDP从9.28万元人民币增长到18.4万元人民币,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当购买力持续增长,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消费自然就会从有形的商品转向无形的服务。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结婚三大件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变为“冰箱、彩电、洗衣机”,如今结婚更多看重的是软实力。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根本逻辑之下,服务贸易领域的旅游、文化、教育、医疗都迎来愈发广阔的市场空间。去服贸会看方向、找答案、寻找个性化服务成为必然,服贸会处处充满吸引力。
我国服务业快速增长。10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9倍。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3.3%,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达到48%,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4.2%。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但是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际市场的钱不好赚,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服务业的大步前进给了服务贸易底气,服贸会由此也获得肥沃的土壤,更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过去10年,我国大幅放宽了市场准入,实施了最大程度的开放政策。2017~2021年连续5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国和自贸试验区限制措施条目分别缩减至31条、27条,多个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金融业准入负面清单已清零。因此,有很多造福本土、惠及全球的服务贸易新故事可讲,也有很多加强发展对接、创新合作方式的服务贸易新课题值得研讨,服贸会极具张力。
全球经济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服务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复苏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正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领域。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电商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5年我国将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数据圈”。从今年服贸会现场不难发现,各种依托数字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大量涌现,首次设置的元宇宙馆更成了热门打卡地。数字经济将为服务贸易创造无限机遇,也给服贸会带来了蓬勃活力。
贸易是国际间的生意。生意是需要沟通的,中国人把看质量、比服务、讨价还价的过程叫作“谈生意”。受国内外疫情起伏反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原因影响,这几年国际间人和人的直接交流变少了。服贸会作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国家级、综合型展会,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念和决心,也成为互惠共享的桥梁。在这里,可以寻找合作伙伴,也能够结交各国朋友。今年的服贸会举办了7场高峰论坛、128场专题论坛、70多场推介洽谈活动。从这个角度观察,服贸会的底气来自内容丰富的“展”,也来自形式多样的“谈”,为服务贸易搭建起广阔的国际公共平台是服贸会的最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