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出席“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并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年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蔡长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将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工作,在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聚焦关键环节、筑牢强师之基,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
——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一批重大教育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从“穷国办大教育”向“大国办强教育”迈进。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跨越,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教师育人环境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200亿元,支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400亿元,带动各种资源,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建设,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育人环境有效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支持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大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通过“互联网+”等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容下沉。在提升硬件的基础上,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加快推进高等学校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发展环境,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增强,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
——师范院校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把师范院校建设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保障领域,会同教育部等单位,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围绕区域均衡,在中西部师范院校建设上下功夫。十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0亿元,组织实施中西部高校建设专项。二是围绕内涵发展,在提质赋能上下功夫。坚持着眼内涵,软硬结合、建管并重,全面提升师范院校水平。三是围绕示范引领,在扶优扶强上下功夫。“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顶层设计,在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将师范院校单列出来,作为一项专门的建设任务,集中支持50所左右优质师范院校。“这是充分考虑到师范教育特殊重要性作出的制度安排,是‘十四五’时期的一个创新。”蔡长华表示,近两年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4亿元,支持32所优质师范院校建设,着力培育打造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高原”和“高峰”,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