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为基本遵循,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注重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不断提升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补短板”“惠民生”水平。截至2022年7月末,累计投放基础设施贷款6.91万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4.4万亿元,较2012年初的7186亿元增长5倍,基础设施业务取得长足发展。
主动精准做好国家重大战略金融服务
坚决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意义,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以水利、公路、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合规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加大基础设施信贷投放。2016年至2020年末,累计投放基础设施扶贫贷款8579.91亿元,占全行投放扶贫贷款2.32万亿元的37%,2020年末基础设施扶贫贷款余额5954.41亿元,占全行扶贫贷款余额1.5万亿元的40%。支持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等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牵头做好全行东西部扶贫协作和马关定点对口帮扶工作,有力践行“融资融商融智”工作理念。接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信贷支持,2022年7月末基础设施衔接贷款余额1.16万亿元,占全行衔接贷款余额2.21万亿元的52%。
做好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金融服务。于2018年和2019年相继开办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业务,出台专项优惠政策,每年召开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座谈会,开展“长江行、黄河行”专题活动,不断提升信贷支持水平。2018年至2022年7月,沿江13家省级分行累计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1.04万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1.35万亿元;2019年至2022年7月,沿河9家省级分行累计投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2683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4308亿元。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考察农发行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支持项目,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农发行支持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积极成效。
服务生态强国战略。专门申报设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贷款品种,围绕打造“绿色银行”特色品牌,大力支持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等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自业务开办以来,累计投放生态环保贷款2123.55亿元,2022年7月末贷款余额1557.9亿元。
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对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要求,以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为抓手,聚焦城镇水电路气热、公共交通、管网管廊等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2012年至2022年7月末,新型城镇化贷款累计投放2.36万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1.35万亿元。
致力民生保障重点领域“补短板”
不断做强“水利银行”品牌特色。对标国家水利发展规划和农村供水保障规划,聚焦国家172、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和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重点领域,不断巩固金融服务水利建设主力军地位,近年来水利贷款投放和余额均居金融同业首位。2012年至2022年7月末,水利建设贷款累计投放1.01万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5626.56亿元,支持了南水北调等一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国家《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大力支持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乡村覆盖延伸,推动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2012年至2022年7月末,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累计投放9712.67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5798.87亿元。
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对标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助力“四好农村路”建设,坚决支持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2012年至2022年7月末,农村交通贷款累计投放6261.47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3374.51亿元。
保障棚户区改造民生领域资金需求。牢记棚改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的安居工程,积极适应外部政策和监管要求变化,接续做好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信贷支持。2012年至2022年7月末,棚改贷款累计投放1.69万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1.27万亿元,累计改善了473万户、1592万人的住房条件。
有效发挥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
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面对2020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全力落实总行党委部署,全员加班加点、优化办贷流程、实行“绿色通道”,有力支持疫情防控。2020年条线共发放疫情防控应急贷款95.25亿元,支持《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内企业15家,及时有力支援了以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为代表的一批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建设;2020年末基础设施条线复工复产绿色通道共有3854个项目,贷款金额2.07万亿元。
全力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对标中央稳住经济大盘工作要求,聚焦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强化与部委和地方党政的协同,以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为抓手,坚持中长期贷款和基金“两轮驱动”,靠前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全力服务稳住经济大盘。2022年5月31日全行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加快信贷投放工作会议召开至7月末,基础设施贷款投放2627.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225.55亿元,月均投放数为前5个月月均投放数的137%;在全行完成900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投放重要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条线共投放基金项目467个、金额841.22亿元,支持重庆、安徽、浙江、湖南等省的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重庆云阳县建全抽水蓄能项目成为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首单基金项目;全面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做好“保交楼、稳民生”信贷支持。
不断强化基础设施信贷服务能力
业务模式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农发行基础设施信贷业务模式始终在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框架下,伴随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市场环境和主体的变化而优化完善。2012年以来,先后经历了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主要客户、依托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转型以公司类和PPP项目为主、合规探索TOT和EPC等新模式阶段。在业务变迁过程中,农发行不断探索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新模式,为重点项目和重点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将风险防控摆在基础性重要位置。深刻领会中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部署要求,坚持风险贷款清单式、销号式、标签式管理和“T+1”报告工作机制,及时采用风险提示函预警风险。突出抓好重点客户的风险预防和化解,推行集团客户经理制,提升条线集团客户管理水平。加强合规管理,严格守住严禁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违规支持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偏离职能定位三条“红线”。充分运用项目储备库技术手段,严把准入关口,前移风险关口。
政企银合作不断拓展新领域新空间。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重点企业不断凝聚共识,共同服务好实体经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筹备做好与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建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工作,与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保持良好工作交流,做好向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汇报沟通。与24家央企总部建立合作联系,筹备做好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大唐集团等11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工作,并采用联合调研、召开会议、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深化合作。
同频共振推进农发行现代化进程。与各级行、各条线一起,在总行党委坚强领导下,聚焦“六大领域”,围绕“八项改革”和“八大工程”,不断完善信贷政策制度、强化信息科技支撑、提升工作协同水平,推动农发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打造现代化农业政策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