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合作共赢的道路越走越宽。
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行,这是新时代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更是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重要见证。
本届进博会的“朋友圈”更大。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展;全球高端时尚三巨头、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大药品企业、十大整车企业齐刷刷共赴“东方之约”。
中国究竟是靠什么紧紧吸引着各国企业?
预期稳
吸引外国企业的首先是中国的“不变”——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坚持经济全球化的理念、共享市场机遇的行动。来中国做生意,有长期而稳定的预期。
“说到做到。中国按照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基本都实现了。”已在中国工作多年的旭化成株式会社执行官、中国总代表、旭化成(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近藤修司对本报记者表示。
谈起这些年的中国,近藤修司分析说:“突出的感受是中国变得更强大了。”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相比此前有所降低,但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的增速仍然领先。旭化成今年决定首次参加进博会,就是要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和消费者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全球内窥镜领域的领导者,连续五届参会的德国卡尔史托斯公司亮出了自己的成绩单:第二届进博会签约16820.43万元,第三届签约29833.90万元,第四届签约15517.54万元。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表明,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
作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2021年中国进口17.37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1.2%。中国乐于分享市场机会,为各国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更为全球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我认为,中国经济总体呈现恢复的趋势。”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执行役常务、中国总代表兼日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依田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日立连续第5年参加进博会,而且是携手在华各集团公司联合出展。他分析说,中国拥有超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和稳步扩容的中等收入群体,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有助于外国企业促进和加深在中国的本土化。如今,中国是日立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截至2022年3月末,日立集团在华拥有136家集团公司,员工数量超过5万名。
速度快
吸引外国企业的还有来自中国的“变”——中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中国各部门、各地方连续3年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累计推动500多份文件“立改废”,充分保障了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待遇。
2020年,《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外资企业设立和变更事项的审批和备案全面取消,外商投资更加便利。上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上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总部在瑞士的罗氏制药从进博会感受到了中国速度——很多前一年展示过的创新产品,第二年就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基本实现与欧美同步获批。去年,罗氏就有曾经在进博会上展示过的十款新药在华获批,参展产品的临床价值得以充分释放,及时满足中国患者的需要。
“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智能手机应用如此普遍。”松下控股株式会社集团代表董事、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以此举例分析,松下很早以前就不再把中国只看作一个制造业大国,而是当成创新的大国和技术人才的大国。
本间哲朗认为,中国有五大特点:市场规模巨大;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强大;对创新的容错空间大;人才储备量大;有强韧的供应链。“我们非常愿意积极发挥中国供应链的强项。”他告诉本报记者,松下进入中国市场发展已经44年,如今在华事业规模占集团全球事业的28%,中国已成为松下仅次于日本母国的第二大市场。
“卖全球”也“买全球”“惠全球”,面对全球经济的现实困境,中国开放的步伐没有减缓,继续用中国行动和中国速度为世界贡献动力。
前景广
进博会是中外经贸交流的平台,外国企业走进来,并且留下来,扎根中国市场。
进博会成为来自美国的霍尼韦尔在中国发展的催化剂。借助第三届进博会的契机,霍尼韦尔与武汉市政府达成合作,在武汉设立了公司在华新兴市场总部暨创新中心,如今业务已经拓展了两年多。在第四届进博会上,霍尼韦尔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签署“霍尼韦尔过程控制(中国)运营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项目”,目前这一项目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许多海外客商通过进博会叩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外国企业对进博会充满期待,也在于进博会后挖掘中国本土业务的需求。
2021年,进博会的客人美国邓白氏留了下来,正式落户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3M宣布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在其苏州工厂设立一条半导体研磨盘生产线;今年9月,3M位于上海金山工厂的结构胶测试实验中心正式启用。
这十年,中国外贸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外资企业增至66.8万户,增幅51.5%;实际使用外资达1.15万亿元,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万亿元,增幅62.9%。
“中国从市场规模、创新能力、价值链完备等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AGC今后也将继续扎根中国,为产业升级和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AGC株式会社执行董事、AGC集团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对本报记者表示,AGC已连续5年参展进博会,此前正是利用进博会这个重要舞台,发布了公司名称由“旭硝子”变更为“AGC”的消息,还亮相了很多中国首发的世界先进材料。他说:“AGC作为B2B公司,以前只有行业人士和政府人士才熟知我们,如今很多中国的普通民众也渐渐了解了我们。”
交流深
进博会展品丰富,更汇聚全球智慧,彼此的交流深深吸引着外国企业。不止一家的外国企业告诉本报记者,企业会在中国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展会,与此同时也需要一场综合性的大会,结交更多更广的朋友。
“进博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一个与中国更多产业进一步交流的非常重要的机会。”美国高通认为,公司参加进博会的5年,是5G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并在全球迅速发展的5年,也是高通在中国扩大合作范围的5年。
“进博会上将有中央政府及各省市政府领导、采购商参加,我们期待能获得更多的签约和商业机会,加深与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依田隆表示,对提升日立品牌在中国的认知度、让大家了解日立的广泛业务,进博会是难得的机会。
作为一家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自韩国的摩比斯认为,参加进博会对品牌和企业的帮助非常明显。
大中华区是美国陶氏公司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陶氏发现,在进博会上还与不少同时参展的跨国企业建立或加深了业务联系。
“有很多中央、地方政府的领导来参观松下展台,我们也会将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烦恼向领导进行反映。相关问题可以比较迅速地得到解决。过去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回顾5年,本间哲朗认为进博会已经形成了非常良性的循环。
本间哲朗除了第一届举办时在日本工作,从第二届开始每年都会在进博会现场。今年松下1000平方米的展示区,仍旧是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的最大面积。“进博会是中国用自己开放的姿态向世界进行展示的平台,是外国企业了解当今最真实中国的平台,是我们向中国社会展示最新解决方案和产品的平台。”他说。
全球资源在这里交流、汇聚和壮大。今年的进博会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13个RCEP成员国有企业参展。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奏响了各国大合唱的乐章。